摘要: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对于持续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推动城乡关系从对立割裂走向融合发展,带领人民群众成功走上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我国在城乡关系的道路探索中得到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关系政策;历史经验;未来启示
一、引言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城乡关系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1949—1978年:探索与艰难选择
在1949年到1978年的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一时期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并固化。经济上,形成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局面,价格管制形成了价格剪刀差。社会管理方面,户口登记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城乡居民福利制度不平等。然而,这一时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徘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到1978年,人均GDP增长有限,温饱问题未得到较好解决。
(二)1978—2012年:调整与深化互动
在1978年到2012年的改革时期,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调整与深化互动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迅速释放,但也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到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超过3倍。为解决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扭转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1978—2003年是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与城乡关系“摇摆”时期,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价格管制逐步放开、人口流动限制逐步放松,但城乡差距拉大。2003—2012年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农业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农民福利水平提升,提出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2012—至今:互补与全面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关系进入互补与全面融合的新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历经一系列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实现自由落户。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加速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承包土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推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形成。一系列政策举措促使城乡人口和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实现了历史性的绝对贫困的消除。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政策的历史经验和未来启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如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未来要面对的重要内容。
(一)在处理城乡关系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党始终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贯穿于城乡关系处理的一切工作当中,能够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到城乡发展中,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处理城乡关系的重要保障
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三农”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新阶段新征程,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未来要着眼于全面现代化的全局,立足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加快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县域为重点,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篇章。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不断调整政策,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处理好城乡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未来,我们将继续汲取历史经验,不断创新,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志刚.中国城乡关系政策的百年演变与未来展望[J].江汉论坛,2022(10):12-18.
[2]付高生.中国共产党城乡融合百年探索的多维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2,23(03):114-122.(作者: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