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品质素养对于塑造其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了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出了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榜样力量、创造两难情境、发挥议题式教学和情境体验的途径和价值。这些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在未来成为更加有益于社会的个体。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思政课;教学研究
在社会发展和包容性增强的背景下,高中生能够接触到各种理念和思潮,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高中学生处于思想易变的阶段,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由于高中生在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诱惑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种社会环境不利于美好品格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需要更全面的思想引导和品德培养。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价值
(一)推进高中思政教学的改革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显而易见。因此,高中思政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与该理念密不可分。立德树人理念能够在高中思政教学中得到不断落实和推动,使得该学科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设计更加明晰,从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进程。这一理念的贯彻有助于高中思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科教学的深入发展。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直是高中思政教学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之一。思政学科除了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外,在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信念等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对学生理念、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高中思政学科的教材逐渐加入了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得益于立德树人理念的确立。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并且激励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愿意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和价值。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不足
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立德树人的理念,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一些教师偏向强调理念的树立,而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培育。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体验,仅在课堂中学习,难以真正掌握辩证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使得思政课堂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符合新课标对教学效果的期望。因此,有必要加强高中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性设计,使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三、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方法
(一)协调教学内容,突出政治认同
高中思政教学中的政治认同是核心素养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其有机融入,使学生深刻感悟并产生共鸣。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简化教学内容,优化教材结构,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活例子融入思政课程,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更贴近学生心灵和生活,让其感受到温暖而有力的教学。其次,教师应以整体观为基础,将整个学科与课程视为一个整体,在协调教学内容时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横向联系。通过归纳和整合不同学科的有效资源,避免学生陷入单一学科的孤岛,帮助他们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思维。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同和理解,使其更好地领悟和接受思想政治理论。
(二)强化实践教学,做到知行合一
在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眼光,不断寻求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基础,实现以学生为本,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德育不仅仅要依靠教师的熏陶和教育,还与学生的自觉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然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创新教学手段,促进深度学习
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思政教育者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创新教学手段,更多地运用探究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议题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从教学手段的变革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而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四)运用情境教学,促成潜移默化
在高中思政课堂中,一个恰当或吸引人的情境对教学具有充分的辅助作用。优质的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升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度,同时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和情境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自觉深入探究理论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鸿敬.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2(36):48-49.
[2]王静慧.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认同素养的考查[J].浙江考试,2022(12):22-25.
[3]秦春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7(9).(作者: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