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买的车位的价格比你开的车还贵吗?虽然很调侃,很多人如今是买得起车,买不起车位。据了解,目前太原的汽车销售价格范围是10-16万,这几年的车位市场一度出现“滞销”,车价和车位价格的关联参考性会明显减弱,但是车位和房价的关联性会越发增强。伴随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火热,让原本陷入滞销的地下停车位逐步变得畅销。
那么,车位市场一度出现“滞销”的原因在哪?临近年底了,为何会畅销起来?
山西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秋峰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太原大部分楼盘推出低价车位促销售,原本20多万元的车位售价,现在10多万元就能购买,这是车位畅销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带火了车位销售,现在大街上的新能源电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大部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令人非常焦虑当属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充电问题,在省城太原,电动汽车车主不用办理许可证就可以在自有车位安装充电桩。
滞销:16万元买的是车位使用权,不是产权
府东街某住宅小区的业主杨女士因为每天下班的抢车位搞得身疲力竭,准备出手买个地下车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她:“还有少量地下停车位出售,价格16万元左右。”而杨女士清楚地记得3年前该小区地下车位售价还是10万元。迫于无奈,杨女士同开发商签订了《地下泊车位使用权买卖协议》。在这份协议中第一条即规定:“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已知悉对购买的泊车位仅享有使用权,使用期限同其所购买的房屋的使用年限。”
杨女士签署的是“地下停车位买卖协议”,但仔细看条款,内容是就商品房项目地下车位使用权买卖事宜。而在此之前,杨女士一直以为“签了买卖合同,买的就是车位,是有产权的,但仔细看了合同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没有产权证,却要花费16万元购买,是让杨女士拒绝购买的主要原因。杨女士说:“如果买车位能得到产权证,还可以考虑,但现在如此高的价格,无论是租是售,我们都接受不了。一些有车的业主宁可牺牲上班时间急忙回小区抢占地面停车位,少数停不进小区的车主宁可冒着被破坏、被盗、被贴罚单的风险,把车停在道路上,也不愿掏钱买开发商的地下停车位。”
采访中,记者咨询了不少物业公司和目前在售楼盘的置业顾问后得知,目前绝大多数地下车位都属于无产权车位,购买这样的地下车位,是无法获得产权证明的,而且,不少开发商模糊概念,通过“以租代售”将本属于人防工程的车位“卖”给业主,有的签约期限长达50年。实际上,没有产权的“销售”相当于租赁,《合同法》明确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所谓租期50年不受法律保护。
那么,这些地下停车位如何能取得产权?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小区的地下停车位是经过规划审批的,并且办有预售许可证,则可以办下来产权证,而开发商如果要规划审批,根据规定,要缴纳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
促销:多楼盘推出低价车位销售
“今年年初,大部分业主花了2225万元买了小区车位。这个价格明显高于太原车位的市场平均价,但由于地段好,又是高端楼盘,业主们只能被动接受。然而,短短几个月时间,车位价格就跌至10万出头,甚至比周边回迁房小区的车位还便宜,高价买了车位的业主多花了十几万元,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太原市平阳路某名盘业主张先生说。
无独有偶,在省城车位降价的开发商不止这一家。位于并州路铜厂回迁小区的业主王先生说:“我们小区车位定价也很高,2018年年初交房的时候机械车位17万元,平面车位20-21万元。由于价格太高业主们几乎没人买,开发商见状,于今年下调过一次价格,机械车位14万元、平面车位17万元,但就是这样也没有业主买车位。到现在我们小区地库基本还空着,停车业主寥寥无几,地库的地面、墙上灰很大,也无人打扫和管理。”
在晋源区购置名盘高端商品房的业主崔女士,同样为车位降价之事愤愤不平。“当时买车位我花了14万元,前不久听说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车位才卖7.5万元一个,价格直接腰斩。”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太原市在售的几家楼盘,发现由于住宅成交走淡,多楼盘推出低价车位销售。“为了去化车位库存,太原各楼盘车位降价是普遍现象,大部分原因是车位滞销,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所致。一个大型小区车位数量上千是常态,全部销售出去就可收回上亿甚至数亿资金。当然,开发商不会公开对外低价售卖,而是根据情况选个别业主打电话通知可以低价购买。”晋源区兰亭御湖城小区车位销售的负责人刘经理说。
张秋峰表示:第四季度是开发商追回款的重要阶段,这也是房企近期降价、打包出售车位的原因。从国家监管层面以及开发商决策层来看,调控大环境要求商品房不论是住宅、商业都要价格平稳,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今年市场活跃度过低,住宅和商业销售业绩不佳,此时开发商需要快速回笼资金,但是住宅价格又要保持稳定,住宅降价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房企难以承受之重,所以只能拿出车位来打折促销。此前很多楼盘车位因为价格高滞销严重,现在促销的也是之前购房者选剩的车位。这些车位空置着就等于钱摆在那里拿不回来,不如打折快速出货。”
畅销:“充电桩”手续简化促使车位畅销
“为了工作方便,我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原本计划在附近的充电站充电,但我们小区只要购买停车位,就能申请安装充电桩,而且车位价格较前几年便宜了很多,我现在在家就能给爱车充电了。”晋源区兰亭御湖城小区业主郭先生高兴地说道。
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小区有不少业主都买了新能源汽车,也都相应的购买了地下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特别方便,在物业的配合下,从申请到使用一周的时间就够了。
张秋峰表示,随着公用充电设施形成网络体系,充电也将更加方便快捷。正如郭先生所说,自家车位安上充电桩,人回家休息,电动汽车充电,再好不过了。从2023年6月1日《山西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自用充电设施,指在居住区专为私人用户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基础设施。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各居住区、单位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在既有车位安装充(换)电基础设施,按一般电气设备安装管理,可不办理项目备案。电网企业将充(换)电基础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设置专用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增容等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利用供电营业窗口和供电服务热线等途径,做好服务。
此外,为方便电动汽车充电,我省在公共服务场所、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互通枢纽(匝道)、管理站区、加油站等区域,规划建设面向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基础设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要按照“适度超前、均衡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集约集成、分级分类”的原则,构建形成网络体系。公用充电设施场所按照《图形标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的规定,设置完备的标识标志。各相关部门支持运营企业在充(换)电站周边设立充(换)电站指示牌。在省内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营的企业、设备供应商、平台运营商综合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充(换)电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并全面接入省、市两级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充(换)电智能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全省智慧充电“一张网”。
本报记者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