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综合研究

孕产妇心理测评相关常识

  孕产妇心理测评是筛查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孕产妇及时开展心理测评,筛查和干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心理测评可以及时发现焦虑、抑郁高危人群,并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升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根据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其从孕早期到产后42天至少需要接受三次心理测评。

一、心理测评的时机和内容

  一般而言,孕早期到孕中期需要进行第一次测评,测评的量表主要是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孕28周到产前需要接受第二次测评,测评的量表主要是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娩恐惧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产后42天需要进行第三次心理测评,测评的量表主要有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由具有心理筛查资质的医务人员、精神科医生担任孕产妇心理测评人员,指导孕产妇在安静的环境中独立填写量表内容。测评结果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在未经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测评人员不能将测评结果告知他人。同时,测评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进行心理测评的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二、心理测评结果阳性的处理方式

  对于测评结果呈现阳性的孕产妇,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具体状态。对于轻度抑郁状态和轻度焦虑状态的孕产妇,要进行面对面宣教和心理疏导;对于中度甚至重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孕产妇,要开展自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自杀风险的程度进行下一步心理干预的安排。如果孕产妇存在自杀风险,则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并由首诊医生拨打心理卫生中心专项心理援助热线,对孕产妇进行转院,及时开展心理治疗。对于不存在自杀风险的孕产妇,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心境低落原因筛查,为孕产妇开展一对一针对性访谈,对其进行疏导,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

三、心理测评结果阴性的预防措施

  对于结果呈现阴性的孕产妇,医务人员也应加强防治知识宣教,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从而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孕产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能力以及简单应对能力,降低孕产妇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同时,医务人员应针对孕产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属及时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如果孕产妇出现持续性的心境低落、食欲下降、睡眠紊乱等情况,孕产妇本人及家属应警惕抑郁的发生;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心跳加速、睡眠紊乱、手脚出汗等情况,则应警惕焦虑的发生。

四、心理测评的注意事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测评结果不论显示哪种程度的焦虑、抑郁,都仅仅是筛查结果,属于焦虑、抑郁状态,并不是诊断结果。如果出现阳性筛查结果,不必惊慌,及时调整心理健康状态并寻求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大部分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孕产妇通过及时调整,是可以重新回到较好的心理状态的,只有极少数孕产妇会进展成焦虑症或者抑郁症。在出现焦虑或者抑郁症状时,可以到孕产妇心理测评室就诊或者心理卫生中心接受专业的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具体的措施。目前,常见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接纳承诺疗法。孕产妇是否需要采取心理治疗、具体采取哪一种心理干预措施,需要根据专业医生的判断决定。此外,应及时处理孕期发现的心理问题,而不应等到产后再进行处理。孕期或者产前及时处理心理问题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同时可以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结束语

  孕产妇心理健康是近年来国家的热点话题之一,部分城市和地区已经将心理测评纳入孕产期产检的常规项目之中,甚至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孕产妇心理健康是妇幼健康的重要工作内容,亦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呵护孕产妇心理健康、确保母婴安全,是未来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方向。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科联“十四五”规划项目(NC23C190);南充市科技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20YFZJ0100);川北医学院2022年校级科普项目(CBY22KP06)。

作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奉玲 蒋国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