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作为一个方便、快捷的出行工具,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必不可少的选择。然而,在方便的同时,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却成了一项大事,不少居民为了省事,选择从家里私拉电线给车充电,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近日,记者就太原市部分小区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
“飞线充电”在多层住宅较多
12月8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个小区内看到,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居民不在少数,主要集中在低层住宅区域。记者看到,在一栋总高六层的楼房下方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几辆车子正在“充电中”,只见每一辆车上都连接着一根长长的电线,抬头望去,这些电线都是从上方住户的窗户中吊下来的,有一层的、有三层的,甚至最高的六层也有电线在外吊着。
小区保安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高高地吊一根电线下来给车充电叫做“拉飞线”,许多居民觉得自己充电比小区充电车棚充电要便宜,所以选择自己拉飞线充,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也多次进行过劝说,社区人员也进行过安全科普,但总有业主仍然不当回事。
记者采访了部分小区业主针对拉飞线充电的看法,多数居民表示不支持。“拉飞线充电不安全,我们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拉飞线也不单单是业主的问题,就我们小区来说,电动充电车棚严重不足。”“电动车上楼、把电池拆下来回家充、甚至是拉飞线,我们也知道有安全隐患,但是小区的电动车充电棚经常就是坏的,把车放在那里充电一晚上都充不了一格电,我们也没有办法。”不少居民如是说。
违规充电禁而不止隐患多
近年来,因电动车违规充电而引发的火灾频频发生,或造成人员伤亡、或造成财产损失,这无一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记者在小区走访过程中看到,小区墙上、单元楼内,明令禁止电动车进楼停放以及进楼充电的安全警示告示随处可见,在小区的网格群内,社区人员也在不定期发布提醒公告,强调违规充电的危害。
然而,再多的安全警示,仍然挡不住怀有侥幸心理的人群,一些充电设备还在网络上卖的火热。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销售电动车充电延长线、防水防雨插排的商家随处可见,只要稍作搜索,售价20—30元左右的充电线就被推荐了出来,还有5—100米的长度可选,最长可以拉到25楼、甚至30楼。在宣传广告中,防摔、抗压、耐磨、阻燃等被商家大肆宣传,号称保证安全。
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防部门曾经科普,有相关部门曾做过实验,电动车电池一旦发生短路,30秒出现明火,3分钟火焰温度1200度,火势达到顶峰,滚滚浓烟和有毒气体以每秒钟1米的速度扩散。”
关注消防 关爱生命
私拉电线违规充电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也关系着他人和社会的安全。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介绍,针对这个巨大隐患,我国更是立法禁止电动车违规充电。在2018年初,公安部就曾发出《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提出严禁在建筑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及时劝阻和制止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行为,劝阻和制止无效的,立即向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报告。此外,因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单位直接责任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渎职的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本报记者余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