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树林,是额济纳必然要去的地方。
三千年的等待,只为你的到来。这是极富诗意又旷达的宣传语,顷刻之间,把你置于辽阔杳邈的时空里。而只有到了怪树林,才能真正从魂魄到所见,体会其深长意韵。
一个偶然的机缘,促成我与这片林子的一场相遇。眼前,一棵棵枯死的胡杨以最原始的风貌直立在贫瘠荒漠中,姿态粗悍而悲壮。或于既倒时拼命向上,或殊死一搏后迎风而立,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即使枝叶殆尽,依然挺立成风景,即使轰然倒地,依然宣示着生命的不朽,邃古,神秘,苍凉,壮美。更有在看似枯死的树干上,一簇新枝蓬勃而生,细碎、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飞舞,携绝世的柔美点燃了整个林子的心魂。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是因为其生来异于常木的特质,是因为其根系一直向着地心深扎再深扎,用力苦行一百多米。漫步此间,目光所及,镜头所摄,相信所有人都会被震撼继而生发出对生命的慨叹。也许你无法用语言表述,但心中眼里一定是连连炸响的感叹号。
专业研究者则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
“胡杨千年不死说”只是传说。目前测定的胡杨最长树龄是300年,还没有遇到一棵树龄千年的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或许只是人们寄予的美好想象。
胡杨其实是喜水的。它的根系探寻百米,正是为汲取生命河的滋养,而且,其水平根系上的不定芽具有旺盛的萌蘖能力,在周围50-100米,可根蘖繁殖出数十株甚至更多的后代。
胡杨其实也是怕盐碱的。只是它很聪明,会利用叶、茎表面的泌腺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我们会在树干的伤裂处看到一层白色的碳酸钠盐结晶的“胡杨碱”。
“枯死”其实是其主动放弃的选择。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胡杨会放弃部分枝干,让其枯萎,进而出乎意料地“节外生枝”,不一定会在什么部位,焕发出一丛绿意盎然。
这就是胡杨真实的生命与呈现给世界的真实写照。怪树林什么时候最美,我以为落日时分一定是最热烈最壮美不可错过的风景,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未及看到。伫立遐想,残阳如血,啸风流沙,耀眼赤裸的沙树开始被黄昏的过渡色笼罩,半天的殷红带着柔和的光映衬出胡杨不屈的剪影,由近及远,由一棵两棵到无数棵,豁眼望去,暗黄色的沙地、褐黄色的树干,偶有新生的金黄色枝叶,在血色的落日余晖中,组成死与生的朦胧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瞬间凝固,留在了每一个行人的记忆中。
霜染一秋,万山红遍。而额济纳胡杨,生于生命极限之沙漠戈壁,以极限的生命姿态和色彩,书写着生死不朽之传奇。我想,生命的表达因此有了一种极限的框架,那是它的独特之美,无物能及。这也是我们奔赴千里看一场胡杨之秋的意义,遂以小词记之:
贺圣朝·额济纳怪树林
千年身死魂犹烈。遗形奇绝。横空如剑,卧沙如岳,凛然风节。
苍茫几世,孤行大漠,对歌边月。地天荫覆,岁痕褶处,半春新叶。
作者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农行山西省分行。现为山西诗词学会公众号执行主编,《难老泉声》执行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
丁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