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启动

  本报讯 1月1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山西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相关单位需填报普查登记表。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是对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在此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我国已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开展过4次全国经济普查。
  此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简单来说,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便于国家掌握二三产经济运行状况,也是国家制定相应规划、出台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
  对此,《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总则第二条就有明确表述,“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与以往4次普查相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据了解,投入产出调查是为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调查,至今已开展了7次。
  投入产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各行业重点法人单位的投入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
  不难发现,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合,在相邻年份相继开展会增加基层负担,也不利于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
  此外,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新增了对“三新”经济普查的内容。
  所谓“三新”,指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过五年的发展,“三新”的占比不断提高,成为中国经济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本次普查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可以更好反映我国经济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领域的发展变革情况。

本报综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6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