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灵石·综合

旅游公路:串起好风景 畅通乡村振兴“幸福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2023年以来,灵石县全力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南红线至金山景区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公路升级版”路网,并构建道路沿线的核桃、蔬菜、杂粮、中药材和畜牧等产业布局,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静升镇曲陌村是南红线至金山景区公路改造工程沿线的主要村庄。以前村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玉米、小麦、旱地蔬菜等为生,收入微薄。旅游公路的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也为全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杨鹏伟是曲陌村建鹏农林合作社的负责人,以前村里交通不便,物流配送不顺畅,合作社果园里的玉露香梨只能依赖一些水果商贩上门收购,不仅价格偏低,而且经常出现滞销。旅游公路改造后,不仅村里的路变得宽敞、平坦,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享受乡村慢生活,建鹏农林合作社的果园里的玉露香梨也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
  “以前,我们村这条路坑坑洼洼的,特别是刮风下雨,村里的出不去,村外的进不来,2023年,通过旅游公路改造,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不仅采购商愿意上门收购,我们还趁机发展起了观光农业,游客入园采摘玉露香梨体验乡村生活乐趣,从果园直接到消费者手里,大家吃到了品质最高的梨,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番,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杨鹏伟高兴地说。
  灵石县境内的太岳山区属太行山脉支脉,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红崖峡谷、金山景区等县域旅游品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改善了沿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促进了沿线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同样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还有与曲陌村接壤的军寨村,以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的蔬菜、特色农产品等都没有好的销路,村民们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23年,借着旅游公路的东风,依托自身良好的农业、文化和生态资源,村“两委”将产业发展的方向瞄准传统种养业和观光农业、康养民宿等旅游产业,打造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促进、差异互补的产业格局,让沉寂的村庄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家门口就业、自家院里做生意,这些是军寨村村民王俊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成为现实。“我是一名厨师,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在自家院里开农家乐,带着手艺,守着家人,有着不错的收入,我觉得挺幸福。”谈及现在的生活,王俊很是满足。
  修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长582千米,贯穿6县(市、区)、36个乡(镇、办)、739个行政村(社区)。旅游公路不仅串联起了美景,好风景正一步步变成好“钱景”。
  军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长海说:“这条路改造以后,村里的蔬菜、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好的销路。村民们通过发展民宿、饭店等实现了有效增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康养民宿等旅游产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就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据了解,南红线至金山景区公路改造工程全长6.7千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步道、排水及旅游元素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灵石县交通运输局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以交通为纽带,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努力塑造灵石发展新名片。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全线贯通。
  筑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如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成为产业路、致富路、振兴路,让沿线村庄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赵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4期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6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