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瞬间可以用‘六神无主’来形容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紧张。”陕西市民彭女士和爱人王先生回想起不久前自己遭遇的一桩“个人身份信息被冒注册企业”的事,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身份证被冒用开了公司,我却全然不知”
1月29日一大早,彭女士和王先生捧着一面崭新的锦旗,来到了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我们说什么也要来一趟,一定要当面表达我们的感谢,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彭女士说。
2023年12月,作为陕西省某幼儿园副园长的彭女士在即将被提拔任命时,被告知其爱人名下查到注册有一家公司,注册地在山西太原,提拔事宜受到严重影响。彭女士和爱人立刻就蒙了,自己从来没有注册过公司,回想很有可能是之前身份证丢失被别人拿去非法使用了。王先生当即买票来到山西太原,他当时两眼一抹黑,下了车只能抱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找到了信用监管科的张滔滔主任。
“见到张主任,简单描述了我的情况,现在因为这个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公司直接影响到了爱人的升职。张主任听完我的描述,对我说了一句:‘你来对地方了,找我就对了!’”听到这句话,王先生悬着的心立马就放下了。
按照张滔滔讲解的办理流程,王先生先是前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确定了名下确实有公司,然后将相关身份证丢失的证据材料完整提交给市场监管局。“就这么简单,从我落地太原到调查清楚事项,只用了3个小时,张主任跟我说可以了,会尽快帮我将公司撤销。”王先生说。随后,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会同行政审批部门精准高效办理、履行相关程序,只用了2个工作日,王先生名下的冒名登记的公司被依法撤销,彭女士的提拔任命工作也赶在最紧要的关头顺利进行。
并非个例!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公司需重视
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张滔滔介绍,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公司的现象并非个例。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政策落地,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热情,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各类经营主体呈井喷式发展。然而,伴随宽松政策的密集出台,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经营主体登记,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经济秩序。
据统计,2021年下半年,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接访此类举报301起,2022年全年接访629起,2023年全年接访823起,涉及上海、新疆、深圳、河北等2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被冒用人员涉及公务员、现役军人、在读大学生、伤残人士、低保户、自由职业者等。从公司登记类型看,此类举报从冒用身份信息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监事蔓延到了虚假登记住所等事项,给正常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冲击。
针对此类举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2016年起就在全省系统率先尝试摸索出了一整套措施办法,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相继出台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同时,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指定专人负责,抽调人员专职办理,制定解决方案,简化办事流程,实行台账管理,开通线上远程办公,认真做好每一次接访和处理记录。面对来访的各行各业举报人,该局工作人员都能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严谨认真做好调查核实,积极协调对接行政审批部门,扎实做好冒用撤销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个人身份信息要保管好
在王先生夫妇赠送锦旗的接待会上,太原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甄春艳表示:“能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办好实事,是我们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践行党员宗旨意识所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职责所在。收到锦旗,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步依法履职、为人民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激励和鞭策。”
此外,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张滔滔主任也提醒,个人身份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广大市民一定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能随意出借个人身份证或进行刷脸认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注册公司,甚至涉案涉诉,将会对个人利益、家庭命运造成不利影响。如有曾经丢失过身份证的经历,也可以自行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遇到类似问题及时向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本报记者余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