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是方向,也是方法。华阳集团十五届一次职代会指出,让华阳成为机制创新的“标地”、人才汇聚的“洼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基地”。这对于华阳产业发展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的“必修课”,也是破解现实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是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关键所在。
创新的“主角”是企业。今天,让我们走进华阳,看看华阳人打造创新企业过程中主动作为、大胆突破的生动实践。
瞄准市场谋创新
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迈入全国“第一梯队”;首批白绒产品中试下线,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光伏组件四条生产线全线贯通,完成N型生产线改造;“6+2+2”万吨/年PBAT及制品项目投产……这是创新的力量,也是发展浪潮的冲击力。
当今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奔涌。身处浪潮之中,华阳深刻认识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刚刚闭幕的职代会指出,“要把创新落在每一个矿井、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这是企业创新的活力源。
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华阳集团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结合自身优势,立足市场需求,率先发力。
科林公司聚焦0到1基础研究,按照疏通创新源头、加速创新过程、强化支撑体系的实践逻辑,自主研发生产自救器教学培训仪器,用于职工操作演练。他们静下心来拓思路,低下头来搞研发,站起身来拓市场,在设计、结构、原理、性能方面做到了1:1还原,从构思到研发整个过程反复琢磨,认真比对,查漏洞、补短板,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华瑞公司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为主线,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和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挑重担,当好开路先锋。
他们以现有资源、资本及母公司富瑞邦在纳米纤维技术上的核心优势为依托,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专注企业专长,不断发挥自身特有优势,专注纳米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
“‘全过程创新’在华瑞已深入人心。华瑞公司切实抓住一切生产有利因素,打通‘样品-产品-商品’全链条,不断激发精准投入的内生动力,努力发展成为国内顶尖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供应商,为华阳集团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华瑞公司总经理助理时朋说。
去年,华瑞公司围绕纳米新材料核心业务,不断拓展核心产品,开拓核心市场,被山西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认定为2023年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这一切,在全力打造创新华阳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技术革新解难题
这一段时间,华阳集团新宇岩土井下千米机分公司第三项目部副队长赵秀田总是精神头十足,整天笑嘻嘻的,像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其实不光是赵秀田,新宇岩土公司的职工最近都喜笑颜开。
这是因为新宇岩土公司的攻关小组通过查论文、阅资料、跑现场,最终找到了解决受煤层透气性低、坚固性差影响,钻孔、成孔困难,存在塌孔、卡钻等卡脖子难题的新技术——“钻冲扩”工艺,大家干起活来轻松不少。
这项工艺既可满足钻进的高泵量,又可满足冲扩的高泵压,达到了冲扩造穴要求,卸压效果好,成功为集团特殊地质下应用千米钻机瓦斯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我们在管瓦斯、抽瓦斯、治瓦斯工作过程中,不把发展停留于现有尺度上,不停留于对别人的模仿和跟跑上,不停留于核心技术对他人的过度依赖上,依靠自身的革新,不断优化千米钻机在碎软低渗突出难抽采煤层的应用。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说话,促进产能释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井下千米机分公司第三项目部队长毛凯说。
每一个“难题”的攻克,都是一次把美好蓝图转化为生动实景的躬身实践。华阳集团能保持这样活力的秘诀之一就是根植了革新“基因”。
“要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动展网机的尺寸严格把关。”
“对比一下前后的使用效果如何,数据上要有个精确的计算。”在华阳集团二矿掘进四队的队部,王伟、钮晓龙带领着几个高校毕业生自制自动展网机,他们认真进行着设计、计算和建模。
为减轻井下职工劳动强度,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自动展网机在二矿81506回风顺槽试用成功。自动展网机的投用,实现了井下靠风驱动自动展开金属网,具有安拆省工、省力,运输方便的优点。
人人愿意创新,人人能够创新。今天的华阳集团,创新已成为一种习惯。只要立足生产实际,能够推动企业增效发展的有益实践,无论大小,无论是谁,华阳集团都予以鼓励。
打造人才强磁场
实现创新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专业术语在教室内阵阵回响,讲台下一个个学员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华阳集团新景公司培训教师辛卫军耐心为学员一一解答最近遇到的难题。
在创新华阳的探索中,新景公司积极开展引育青年人才集聚行动。他们按照招录一批“新学生”、培养一批“高精尖”、打造一批“土专家”的模式,大力推进主体和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引进培养,充实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接续力量。
去年,新景公司引进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26人,其中研究生4人,163名优秀高校毕业生纳入专编管理。他们大胆将“好苗子”放到关键岗位历练,通过专业化培训、师带徒、线上学习等方式让高校毕业生快速融入新环境,真正留住、用好青年人才。
“我们通过引进人才,搭建平台,开展长期性的技能创新活动,激活人才效能,打造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新景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吴绍华说。
如今,信息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华阳集团平舒公司积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培育工程,及时调整培训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谱系,开启符合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平舒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在培训方式上下功夫,把实操培训、“零距离”教学与职工技能提升有机衔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挑选技术骨干进行现场示范,使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达到“用实训提升实战技能、以实战检验实训”的目的,鼓励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兴企之路,让更多一线职工脱颖而出。
创新华阳,需要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起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人才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给基层单位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放权赋能,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让创造激情竞相迸发,让创新为华阳集团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