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悦读茶坊

逐光而行 真情创作

  •   中国散文史上有一些短文非同小可,例如《世说新语》、东坡随笔和晚明小品中的一些作品,虽寥寥几句,却能穿越时空,让后代惊叹不已。我认为,中国散文在意境和语言上的至美功夫,大多体现在短文之中。散文是“自叙”,是“心灵的史”,它着重于揭示生命主体最真实最隐蔽的情感,展现着生命的姿态,作家应该用它去解放被世俗遮蔽了的人性。
      当我们遍观那些优秀的古典散文,就会鲜明地感受到,它们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庄子的《逍遥游》、宋玉的《风赋》、王粲的《登楼赋》、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我自幼爱读散文。在我少年时期,时而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而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来,我又爱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以及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通迅》等名篇。我特别喜欢那些抒情、哲理散文,所以我也写下了大量散文。我的散文体现了我对散文的追求:言之有情,要有真情;言之有景,要有实景;言之有理,要有哲理。有人说“有感情,有意境,有哲理”是我散文的共同特色。冰心先生说:“散文首先要有真情实感,但也要情文并生。”我热爱生活,钟情散文,始终如一地用笔、用心采撷生活中晶莹、闪亮的点滴,捕捉人性中灵动、美妙的瞬间,在书写中净化心灵,陶冶品性,享受生活的诗意,传递人间的真善美。
      为文久矣!蓦然回首,亦尝惊觉于白云苍狗,来程悠悠。曾经有多少岁月,有多少梦,一步一步走来,就像一页一页翻过日历。文学创作几十年,人生多有变化,对于文学不离不弃,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伴随着文字的流淌而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渐觉时间宝贵,思考最多的是写什么更有价值。我曾写过多种体裁,而近阶段写散文居多。回想起来,这几十年不是以一分一秒,而是以一笔一画堆起来的——写得最多的还是散文,那里蕴含着我所有的生命悲欢。要问为什么?这里有环境的影响,也与文学大家的交流相关。
      对于文学,我始终怀有一种既神圣又亲切的情感。传统文化的自幼熏陶和近现代中华民族艰难图存、奋发崛起的历史,以及国家民族命运与家庭个人境遇密不可分的切身感受等等,所迸发出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文学理想的憧憬,乃是我们这一代众多作家的精神滥觞。没有别的任何东西能如此强烈和持久地激发我的创作冲动,并不断地摩擦出新的灵感火花。这种创作的原初动力使我非常自然地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现实主义所昭示的“为人生的文学”(鲁迅语)对我一直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同时也使我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自觉,而其巨大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强劲生命力,不但给了我纵横捭阖的用武之地,也让我一直如沐春风地感受着“生活之水不竭,文学之树常青”的真谛和妙境。对我而言,写作是引领我上升的女神,我迷醉于执散文之手的行走。让思想在冥想中行走,让文字在白纸上行走,让散文在尘世间行走。无拘无束,给生活以温暖,给思想以亮色,给平淡以激情,给岁月以抚慰。因为有文学,记忆不会衰老,生活不会淡漠,感情不会遗忘,话语仍然鲜活,思维仍然活跃,童心仍然欢蹦乱跳,诗意仍然在意在胸,日子仍然晶晶亮。我总是说,诗词是我创作散文、文学评论的基石。我的散文不仅得力于现代诗歌的学习,而且得力于古典诗词曲赋的熏陶。唐诗、宋词、元曲、历代名赋都是我所喜爱的。诗词曲赋讲究音韵,我的散文也力求给读者一种音韵美的感受。我在创作中,努力将写诗的功夫贯穿其中,废除那些语言拖泥带水的叙事、抒情不明晰不节制不及物的废话。好散文既不是风花雪月的散文,更不是形散神也散的散文,它独具魅力,有节制的诗性、开阔的叙事、睿智的意趣。这样,作者就能挖掘出普通人和日常生活蕴含的诗意,透过生活的泡沫,看到生活的真相。这是我多年以来对散文艺术的不懈追求。在我看来,散文像一条条布满雾气的纤细支流,读者自然会拨开层层云雾,看到它们蜿蜒爬行的样子。而前方它们即将一泄而入的那条大河,会带给你忽然的宽广与源远流长。所以我愿意用溪水般纯净的语言和九曲回肠的意境,努力涌向宽阔的河流,直到接近梦中的大海。那是文学的大海,春暖花开的大海!散文伴我,酷暑严冬,深宵黎明,在我笔底,也在我心中。我不禁把诗的思念融入散文,似重温那场早恋的缱绻柔情。过的也是散文式的日子,随缘而安,得失由之;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不追赶潮流,只自说自话;获奖励也不喜出望外,遭冷遇也不暗自伤神。写作成了嗜好,成了习惯,成了活着的依据;事业心,成就欲,渐渐被岁月的流水冲刷淡薄。固然,终于圆了年少时寤寐求之的作家梦。
      这部作品凝结着我的心血,那里有一个个不眠之夜。自己常通宵达旦,博览群书,期间艰辛备至,清苦疾病不为人知。我的早晨是许多人的半夜,尽管写作是一条异常艰苦的路,但文学让我感到温馨和快乐。台灯灼灼,亮斗室之毫发;清茶醇醇,润思索之文肠。此时也,万籁俱寂我独忙。乃铺锦笺,握彤管,或望月于长空,或伫立于纱窗。效子昂,学摩诘,远逊清水芙蓉之自然;羡东坡,敬弃疾,难及铜琶铁板之豪放。篇篇涂鸦,难及人意,然则,敝帚自珍,常见报章,此写文之乐也。但凭文字之奇缘,唯待文思之飞跃。于是搜罗古籍,常常静闭以消磨;仰慕先贤,夜夜潜心以力学。半世虽无神藻,文兴尚存;数十年倾注文学,真情创作。与所爱者昼夜共处,耳鬓厮磨,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文学伴我,寒窗兴趣,笑送年华,数常成习,攀山不倦,心有舒霞,意往幽兰,心向雅荷。不为锦瑟迷,不为流年欺,见人间,眼无是非,望岁月,心有风景。人生须臾如梦,文学可抵漫长,面对岁月不息的流水,我执着地弹奏着自己的琴声,让生活有厚度,人生有高度,岁月有温度。修辞炼字蜗居度,情切切尽在云笺,意深深谱写文章,魂悠悠韵律相牵,梦依依朝夕做伴,欣欣然乐在心田,把真情写满云天。不争不躁,不妄动,不计较,在幽静清浅的时光里,提一杆枯瘦墨笔,书写人间冷暖。至此人生不算贫,梅香竹露涤尘埃。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回顾,不小心有了王国维先生所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这就是我真实自然的姿态,这就是我想要的以文为生、与文为伴、清宁简单、美丽自然的别样生活。
      文学作品产生于作家对于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感性洞察和理性升华。我的散文题材大多源自人生阅历中的一些挥之不去的情感触动和心灵纠结。小自个人家庭、朋辈友好,大到国家民族、人类世界,在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下所呈现的世态人心、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正气悲歌、崇高卑琐等等,在内心里积聚发酵、涌动激荡。人性的深邃和复杂,人生的莫测和意义,人世的沧桑和未来等等困惑和向往,皆隐现其中,促我寻幽探秘、驰骋想象,及至文思喷发,进入创作状态。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思想碰撞之烈,感情搅动之深,常常犹如经历炼狱,所以在字里行间留下了自我情感重审和精神救赎的斑斑痕迹。我向往真挚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和壮丽的山河,这是我的散文乃至所有散文的永恒题材。骀荡而沐春风,神思以鸣玉鸾。豪迈乃抒圣事,秉辞文笔墨,写巍巍盛世,慕鲲鹏振翅,寄湍湍河川。叹人生易老,惜光阴,不蹉跎,一片冰洁萦心头,三笔诗文描自然,松窗明月梦梅花,所写皆所思,提纲无形于腹,排列组合自成。我饱含激情留下点笔墨,纵情歌赋跃然纸上,涅槃成篇篇拙作,结集成《悠悠千古情》一书,让我万千思绪凝聚其中,无限深情寄托之中,留下了人生美好的记忆。
      文学是照亮人灵魂的明灯,在我心中是那么神圣。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在过往的岁月里温暖着我,滋养着我,引领着我。上下五千年,灿烂之文明,何以能赓继?倡学方传承。“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南宋诗人翁森的这首诗写出了读书人的乐趣,也道出了我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逐光而行的快乐。我热爱文学,只是纯粹喜欢,喜欢读书,喜欢和诗人、作家打交道,欢聚其中,是非常享受、非常愉悦的。这本书的另一部分是赏读札记。赏佳作,品美文,确实贯穿着我从现代性角度思考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创作特点的理念。那些个人化的叙事,那些乡土中国的故事,如何隐含着现代性?现代性是如何支配中国诗人、作家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他们的创作始末、心路历程;希望挖掘每一位诗人、作家的创作秘诀,使他们的成功之路和创作技巧为当代诗人、作家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庶几更能体现一点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与见识,也是为了不辜负一些好诗人、好作家的好作品。在欣赏、拜读这些优秀诗人、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锤炼和淘洗,以后我还会写,我不愿错过创作之美带来的快感。正如无数涓涓细流才能汇集成大海一样,所有真诚写作者的辛勤耕耘,共同造就了今天中国文学鸢飞鱼跃、多姿多彩的繁荣景象。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写作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作者笔名皖文,号清风斋主。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研修于清华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唐明诗社常务副社长,文学评论荣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理论奖”,草书作品在“中国书画精品名作大展”评比中荣获金奖,多幅书法作品被中国书画院和艺术馆及众友人收藏。
      创作诗词曲千余首,散文、文艺评论逾二百万字。主要著作有《解贞玲诗书选萃》、诗集《清风斋咏怀》、文艺评论集《贞玲文集》、文学评论集《皖文集》《文学的星空》、散文集《悠悠千古情》等以及多种合著、编著书籍;编著有诗书画集《友声集》《凝玉集》等书籍。

    解贞玲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6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