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质量提升

运城全力探索专业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年来,运城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统筹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以“四抓四好”为牵引,全力探索专业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运城解法”,走出具有运城特色的质量强市发展之路。

抓“三级责任”,深耕细作种好“责任田”

  市级层面,将“抓好链长制专业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成立由市长担任产业链总链长,各分管副市长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的领导小组和以县(市、区)长为组长的专业镇工作专班。市场监管部门明确每名班子成员定点包联帮扶1个专业镇(产业链),定期开展入企调研帮扶,实现精准服务。县级层面,深化地校合作、6个特色专业镇与42个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场监管部门扎实推进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推动实现“需求﹢服务”工作走深走实。企业层面,各职能部门定点包联帮扶专业镇(产业链),完善高效协同推进、常态化服务等工作模式,87家专业镇产业链企业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签订质量诚信承诺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专业镇产业链建设站得住、立得稳。

抓“三项机制”,落地见效用好“政策包”

  建立服务管理机制,推进《运城市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对产业链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清单化管理和“挂图作战”,推动实施大运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冲压生产线技术提升改造等51个产业链重点项目。
  建立交流考察机制,组织30家优势企业赴先进企业观摩学习精益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铝镁产业链主企业中铝山西新材料开展QC小组活动54项,创造经济效益120万元。建立项目奖补机制,省市县三级投入专业镇专项发展资金1.29亿元;对大运汽车、亚宝药业等3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发放奖补资金150万元,推动中磁科技等企业与金融机构知产融资2.08亿元;给予建龙钢铁、北方铜业等10家链上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补助资金15万元,给予3个专业镇标准化建设补助资金15万元。

抓“三大行动”,靠前服务做好“店小二”

  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对17家重点企业进行质量攻关,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年。永东化工、天海泵业、宏光玻璃、亚宝药业4家企业成为首批“山西精品”。开展标准能力提升行动,在全省率先建立建龙钢铁、银光镁业等17家标准化示范企业。中车永济电机5项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大运汽车获批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汽车行业标准化试点,阳光焦化开展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开展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出台《运城市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若干措施19条》,对稷山正泰包装等330家个转企的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99万元;探索推行“一业一查”监管新模式,“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户数同期减少27.6%;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对专业镇和产业链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

抓“三库建设”,多向发力打好“精准牌”

  建立重点质量技术帮扶库,紧紧围绕运城品牌六五行动计划,对入围运城品牌的众鑫电机、黄河化工等7家特色镇(专业链)中小微企业进行重点质量技术帮扶,并适时授予“运城智造”区域公共品牌。建立重点示范企业帮扶库,帮扶天海泵业、桑穆斯化工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助力瑞丰电机、康瑞建材等7家企业争取全省中小企业专利转化项目;打造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53家,山西排名第一;新培育21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全市总数达到120家。建立重点企业减费降负帮扶库,实施企业减费降负专项行动,对全市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费用减免30%以上,减免费用50.62万元。

运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