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5版:安全警示

电动自行车为何频频引发火灾?

  •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在部分老旧小区,“飞线充电”屡禁不止。图为3月5日,在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家属从楼上私接电线插线板下来,为电动车充电。

  •   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停在哪里最安全”“电动自行车管理如何防患于未‘燃’”等话题持续引起热议。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比2022年上升17.4%。
      为何电动自行车频频引发火灾,成了“夺命杀手”?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对省城多个居民小区走访调查。

    电动车使用者安全意识欠缺

      “电动车停放在这里没什么问题,这个地方影响不到他人。”在晋源区兰亭御湖城小区一名正在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车主说。记者看到,在该小区,一栋超高层住宅楼单元门前停有多辆电动自行车。在该小区其他区域,有的住户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单元楼门口正前方,有的住户则通过人行步道将电动自行车停到地下停车场。“骑电动车不就是图个方便嘛,停单元楼门口能直接上楼,下楼之后骑上车就走。”该小区住户王先生说,自己的电动车从不上楼充电,需要充电的时候再去电动车棚,这样就不存在安全隐患。
      “万一发生火灾,疏散通道被堵住了该如何逃生?”面对记者的询问,王先生表示,他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暗访时发现,该小区还存在居民在地下室私接插线板给自己的电动车充电,很多业主多次在群里反映问题,才制止该行为。
      张某是一名外卖骑手,他现在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是数年前从专卖店购得。“每天跑单比较多,时间一长,我发现车子跑得越来越慢,续航里程也减少了。”张某说,于是他找到修车行,将原装电池换成了“劲大”的锂电池。他认为,电池是新的,应该不会出事。
      除了省钱、方便、防盗等理由,部分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存在未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或此类场所距住宅较远等问题,导致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乱象丛生。不少市民发现,电动车常常将单元楼门口堵住。有人将电动车停放在一楼大堂、楼梯间、架空层等公共场所,甚至有人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
      “我认为电动自行车只要停放在不妨碍其他人车通行的地方就可以。”“我骑的是可以折叠的小电动车,带回家停放非常方便,就算起火也是我自己家的事情。”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并不知晓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相关法规和安全注意事项,相关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电动车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欠缺,致使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大量存在。同时,部分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质量难以保证,加之存在车辆改装、加装电瓶、二手锂电池回收与使用监管难等乱象,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别让电动车成为“隐形火源”

      记者发现,很多车主为了省事、省钱,经常会在睡前将电动自行车放在楼道或者客厅整夜充电,也有少数车主将电池组从车上拆下带回家充电。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它存在的火灾隐患也不容小觑。
      2024年2月18日3时56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村民自建房电动自行车失火,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迅速将火扑灭。现场2人受伤(其中一人腿部烧伤、一人手部烧伤),生命体征正常,已送往医院救治。
      为何电动车频频引发火灾?据统计,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的原因主要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质量低劣、用户随意改装,还有长时间充电等。消防部门曾经进行过燃烧实验。随着消防员点燃引火物,电动自行车车座下方开始猛烈燃烧;大约20秒,车身材料开始融化;1分钟后,车身猛烈燃烧,并伴随大量有毒浓烟;1分30秒后,锂电池被引燃,一些燃烧物甚至飞溅到了20米外。
      如果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楼梯间会怎样?消防部门在废弃建筑物内也进行过相关实验。随着消防员点火,不到1分钟,迅速燃烧的电动自行车冒出滚滚浓烟,并很快向楼上蔓延。随后,电池发生爆炸,整个燃烧过程持续了约10分钟。高温、热烟、气流快速蔓延,在楼道内形成“烟囱效应”,很快蔓延至最高楼层。如果群众缺乏自救知识,盲目沿着楼梯间从上往下跑,很容易被有毒烟气伤害。
      生活中很多家用电器都使用锂电池,但是为什么只对电动车进楼入户有严格要求呢?消防救援人员表示,一方面电动自行车着火概率较高,电池质量不过关或使用不当,车辆线路改装,过度充电都可能引发危险。另一方面电动车一旦失火燃烧迅速、猛烈,多数家庭都没有能力和时间进行有效处置。电动车起火后,泼水、灭火器和沙土覆盖都无法熄灭。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锂电池热失控后,用脸盆泼水或使用干粉灭火器、沙土都无法阻止它继续燃烧或爆炸。只有等热失控反应结束后,才会熄灭。而电动车电池容量又很大,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不等它熄灭,家里的物品早就被引燃,造成更大规模的燃烧了。

    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

      太原市共有电动车保有量150万辆,目前已经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确保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按规定登记。为确保电动自行车上路安全,太原市大力推进淘汰超标电动自行车回收处置工作,对执法及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非法改装、违法生产销售等问题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为切实解决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流通销售、通行秩序、停放充电、拆解回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交通等事故多发势头,2023年,省安委会制定《山西省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实施方案》,进一步抓实全链条监管责任,完善部门间联网核查和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工作合力,加强电动自行车生命周期全链条安全监管。
      《方案》指出,要强化流通销售环节执法查处。加强销售环节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照销售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产品行为,打击销售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未获得CCC认证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加强对网络销售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的监管,把好“线上、线下”产品销售质量关。强化销售环节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整治,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等单位拆除限速器以及外设蓄电池托架、更换大功率蓄电池、将回收的配件和蓄电池以旧充新再次出售等违法违规擅自改装关键性组件行为的查处力度。
      《方案》指出要规范末端使用环节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进一步加大路面执法管控力度,持续严管严查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淘汰超标电动自行车回收处置工作。推动新建小区建设非机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停车架、充电桩等设施,具备条件的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聚焦高层建筑、老旧小区以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严格查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以及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违法违规行为。

    本报记者秦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