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了关于2023年度山西省“建得好、管得好”宜居住宅示范小区评选结果,共18个项目入选。其中,太原市3个项目被评为宜居住宅示范小区,分别为:万科中央公园、中正亲贤们、阳光汾河湾。那么,宜居住宅示范小区如何实现宜居呢?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宜居小区建筑层数最高18层
宜居是更高品质的民生需求。实现了“有房住”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能否“住好房”,期盼拥有更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更便捷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更优美宜人的城乡环境。
宜居住宅应具备哪些标准,以提高住宅的健康、安全和宜居性能,打造住房安全、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服务优化的完整居住社区,让全省人民不但“有房住”,更能“住好房”?
对此,记者进行了梳理。根据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宜居住宅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宜居住宅建设应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规划、设计合理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选用高性能、低能耗、长寿命、可再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切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注重提升空间品质、加强特色营造、体现地域特征,避免大面积雷同建筑的出现。
居住区规划应合理控制各项指标,建筑层数不应大于18层,停车位宜按1.2辆/户设置,合理布置交通流线,做到人车分流。新建宜居住宅的日照标准应满足冬至日累计1小时的要求,有条件的应提高标准,达到冬至日累计2小时。
居住区内道路应与住宅单元出入口、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场地无障碍联通,并应与城市或镇区道路的人行道联通形成无障碍步行系统。结合景观设计合理布置消防车通道、救援场地,应考虑设置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宜在每个单元入口处设置救护车停车区域。
建得好还得管得好
在阳光汾河湾小区内,记者看到,物业公司正在组织工作人员清除绿化带上的杂物,不时有物业工作人员或者快递小哥在忙碌,却丝毫没有影响居民的悠闲快乐。为了小区的整洁,物业帮居民养成随手清理宠物粪便的好习惯,在小区周边安装宠物粪便处理箱,提供宠物拾便袋等物,方便居民取用。“金鱼喂食过多真的会撑死吗?”“月球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小区四周还设置了一些趣味展板,适时普及科学健康小知识。
而在同样地段的兰亭御湖城小区内,居民楼前不少绿地被业主私自“圈地”,各种钢丝网、竹木搭成的篱笆,将绿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花圃、菜地,杂乱无章,不仅影响美观,还破坏了小区环境,侵占了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
为深入推进城市住宅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我省多措并举,大力整治小区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现象,推行生活垃圾定点分类,加强小区综合管理,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全面完成创建示范小区标准,共建管理规范、服务贴心、环境宜居、安定和谐的美好家园。
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中,除强调要“建得好”,还重点突出要管得好,从居民家庭实际需要出发,对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等,也提出可行性、人性化的要求。如:小区应设置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应有面向全体住户的App终端,支持访客邀请、访客停车、远程开门、远程呼梯、费用查询、信息发布、网上报修等功能。
此外,小区应设置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有面向全体住户的App终端,支持访客邀请、访客停车、远程开门、远程呼梯、费用查询等功能。电梯内应设置电动自行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电梯内有电动自行车时应声光报警且联动电梯不关门。住宅单元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具有视频功能的楼寓对讲系统,楼寓对讲系统应能与梯控系统联动,户内对讲分机应具有呼梯功能。物业服务应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
宜居住宅示范小区须申报
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与追求。解决好住房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立身之地、安居之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我省城乡居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申报山西省“建得好、管得好”宜居住宅示范小区应满足哪些条件呢?
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申报主体应为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或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单位联合申报;申报住宅小区应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不少于1年时间,入住率达60%以上;应符合山西省地方标准《宜居住宅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和我省工程建设相关强制性标准;应符合国家和我省关于住宅规划布局、户型设计、建材选用、施工建造、配建设施、物业服务、建筑节能科技、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方面的鼓励和推广方向,示范效应明显;申报住宅小区未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负面影响事件;宜居住宅评分应在80分以上。
此外,各市要加大对“建得好、管得好”宜居住宅示范小区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质量更优、性能更高、环境更美、能耗更低的宜居住宅小区。对入选宜居住宅示范小区名单的项目申报单位在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中可按获得省级机关表彰给予激励措施,对申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今后评优评先中可优先考虑。
共筑幸福家,同圆宜居梦。更高的生活品质、更好的生活空间是人们的美好愿景,也应是房地产业的着力点、发力点,努力营造文明整洁、规范有序、舒适宜居的住宅小区环境,让更多人的安居梦得以温暖和呵护。
本报记者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