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嫱)2024年度“山西精品”建设工作,将充分发挥“山西精品”核心引领作用,集合全省各行业领域优秀区域公用品牌力量,将再打造40个以上“山西精品”,进一步推动全省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坚持优中选优,把握精品脉搏,助力形成以“山西精品”为核心的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这是记者从3月12日召开的2024年度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会员大会上获悉的。当日,来自全省的127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为做优做强我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我省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021年底,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1〕45号)。明确提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由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具体组织实施“山西精品”主体培育、标准制定、认证实施等相关工作。
去年4月27日,首届“山西精品”授牌仪式举行,来自全省38家企业的40个产品和服务获证首批“山西精品”。这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全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首批“山西精品”授牌仪式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强调指出:“实施‘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程,持续培育品牌、打响品牌、保护品牌,努力形成以“山西精品”为核心的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充分发挥品牌的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随着“山西精品”美誉度的提升,去年仅4个月时间,就收到了全省272家企业提交的285个产品(服务)的“山西精品”申报书,覆盖全省首批十大专业镇企业和“链主”企业。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积极优化申报流程,严把准入质量关,2023年的现场调研核查工作更加程序化、标准化、严格化,先后有46家企业的产品(服务)通过了预审。联合会秉持“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的原则,聚焦标准制定,创新工作模式,完成并发布36项团体标准。截至去年底,最终共有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服务)通过认证、采信进入公示阶段。
为确保“山西精品”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着力,全面规范“山西精品”建设的工作流程。在做好“山西精品”主体培育、标准制定、认证实施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研究中心。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研究中心的智库作用,借助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力量,开展好“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相关的培育培训、标准制订、产品认证、推广普及等研究工作,打造高品质、高端化的区域公用品牌。
“2024年度‘山西精品’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欢迎山西省内优秀企业积极申报,希望获证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企业迈入“山西精品”行列。我们今年将加大对申报企业的培育培训力度,力争在提升行业话语权、打造产业链主导力上取得突破,为山西的产品(服务)赢得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会长董岩介绍。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新安从全省高质量发展角度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提高认识,加强调研,把“山西精品”打造成为我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领头雁,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三根支柱,保障“山西精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带动性和影响力。今年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要着力加大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和培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加强对“山西精品”logo的保护,建立“山西精品”视觉识别系统。联合会要放宽视野,对标先进,努力成为我省最有影响力的协会。同时,希望“山西精品”获证企业同心同德,主动作为,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示范者,做好企业品牌建设,与“山西精品”共荣共生,彼此赋能,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