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是我们保障权益防风险活动的海报,您如果在金融消费方面有疑虑,添加我们的微信,我给您发一个小程序,邀请您参与我们活动的问卷调查,根据您平时的消费习惯,给您讲解您属于哪类消费人群。”3月15日上午,山西保险业“3·15”保险消保在身边户外集中宣传活动在太原龙湖万达广场正式启动,活动展位前人头攒动。
“大爷您好,金融消费风险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工作人员耐心又温和地向周围聚拢来的消费者们娓娓道来。“我有一位客户方女士,之前的资金只用来储蓄。2022年1月,有一位自称某平台姓李的理财经理到方女士所住小区宣讲理财理念,每次还会送米、面、油等礼物给小区居民。在李某的热情推荐下,以承诺‘三年后本金翻倍增涨’的高回报为条件,方女士及周边邻居将资金交由李经理代为投资。方女士陆续转账至网上理财平台16万元,也定期收到较高的收益回报。后来李经理告知方女士,5月6日是该平台6周年活动日,如果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期利息会更可观,且很多小区居民都投资了,李经理考虑到和方女士关系较好,特地留了理财份额。方女士立即转账10万元至指定账户。结果转账后,再也无法联系到李经理,方女士才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展位前的市民们纷纷点头,表示其实这些事情在身边很多,一定会提高警惕。
“购买理财需谨慎,高收益常伴随高风险。”看着大家议论纷纷,工作人员发出提示,非法网络理财平台诈骗分子正是利用投资者的贪念欲望,用高回报利诱,先给一些“甜头”,理财收益到账打消投资者疑虑,一步一步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工作人员提示,投资者不可轻信陌生人、平台工作人员的讲述或者广告信息,而是要掌握产品的背景和政策环境,通过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方面进行反复对比,对涉及的业务寻求银行理财经理、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理财非存款,投资有风险。一家合规的理财投资平台,应当充分披露理财投资风险。如果某投资平台仅仅强调高收益,弱化甚至不提风险,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决断,不可盲目相信高回报。
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谨慎的投资理念,对身边亲朋好友、邻居推荐的“高收益”“高返利”产品避而远之,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能抱着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的侥幸心理。
张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