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法边馀墨

诗意融融话早春

  春天,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亦可谓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南朝梁鲍泉的《奉和湘东王春日诗》曾这样表达春天的“新”:“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的确,春天是个迷人的崭新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然而,在人们将春天分成的孟春、仲春、季春中,孟春也就是早春,同样充满生机,令人欣喜。南朝宋鲍照在《代春日行》中曾这样描述早春:“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
  当然,早春只是春天的初始阶段,是踏出冬季的转折期,季节的脚步正行走在奔向美好春天的“路上”。正如唐代畅诸的《早春》所言:“献岁春犹浅,园林未尽开。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然而,无论如何,春天已正式向我们走来,春天的大门已然打开。“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宋代曾巩的这首《正月六日雪霁》表达了春天势不可挡;“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代黄庶的《探春》描述出早春东风的柔中带刚与强劲;晏殊在《更漏子》中这样写道:“雪藏梅,烟着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这位宋代文人笔下的早春,犹如一幅烟波浩渺的写意画,在诗人面前徐徐打开……
  不可否认,春天是美好的,早春更是令人称道和向往的。只是不同的角度会生发不同的情绪。“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南园老梅冻不开,饥乌啄落苍苔上”,清代申涵光的这首《春雪歌》就给人一种压抑的失落感。好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总有令人心驰神往和令人振奋的诗篇,最最著名的当数唐代韩愈的《春早呈水部张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时下,我们正处在“天气融融,和风习习”的早春,让我们借着古人吴弘道《越调·斗鹌鹑》的诗句,在“花发南枝,冰消岸北”的早春,“庆贺新春,满斟玉液”,大踏步地步入又一个崭新春天。

作者系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法官 张彦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5期

  • 第2024-03-14期

  • 第2024-03-12期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