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国资周刊

汾水润梨园 风景美如画

  • 文水县南安镇蔚家堡村一处梨园 高晓忠摄

  •   引汾河之水润农田,助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在吕梁市文水县南安镇蔚家堡村的一处梨园里,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和当地百姓正一同忙碌着,为了保障梨树的生长和丰收,有的操作着灌溉设备,有的整理着田面的砌块,有的清理着田间的杂草。
      据了解,晋中、吕梁两市有史以来多植梨果。据当地农户介绍,春浇灌溉是梨树生长的关键,只有保证了水分的充足和灌溉的最佳时机,才能让当地梨树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然而,过去,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汾河灌区作为我省最大的自流灌区,承担着太原、晋中、吕梁3市7个县(市)共49个乡(镇)443个村庄103.97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灌区范围适合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梨树、玉米、小麦等。多年来,为保障受益范围内农作物不受旱、不减产,汾河灌区始终坚守农业灌溉主业地位不动摇,综合考量灌区土壤墒情、作物需水规律等因素,汾河灌溉公司每年年初早早地开始谋划春浇灌溉工作,全力做好春耕备耕生产保障,确保让农作物及时喝上“解渴水”“丰产水”。
      祁县城赵镇西建安村村民何嵘说:“我们老百姓种地都是靠天吃饭,这边天气多是干旱少雨,早些年,村里缺水主要靠打自备井浇地,但水质硬,收成不是很好。现在盼来了汾河水,老百姓对用汾河水进行春浇春灌的积极性很高涨,汾河水质好,水好浇的地就好,庄稼就能长得更好。看着汾河水流到了田间地头,我们心里甭提多高兴。”
      现如今,走在蔚家堡村的田间道路,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是盛开的梨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花海,美不胜收。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农民们用勤劳和汗水,书写着春天的故事,汾灌人们也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为这片沃土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数据统计,截至4月12日,汾河灌区今年春浇工作已累计引水45天,引水量6865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44.87万亩,计划于4月中下旬结束,预计灌溉面积可达45万亩。

    本报记者余嫱 通讯员刘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8期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