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石县两渡镇业乐村积极贯彻落实灵石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的精神,加快推进幸福小院建设,不断延伸服务功能,强化建管并举,创新以幸福小院为载体的议事平台,探索“共同参与、共同商议、共同享受”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4月15日中午,在两渡镇业乐村幸福小院的餐厅,记者看到,一张张餐桌整齐摆放,各种制度规定公示上墙,前来就餐的老年人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可口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业乐村村民古有福说:“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孩子们都在外面,有了幸福小院,我们吃得非常好,一周饭菜不重样,真的很好。”
业乐村位于两渡镇英武山片区,该村利用村集体办公场所改建了幸福小院,实行村建村营的模式,为村内40余名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就餐服务。在此基础上,村“两委”不断延伸服务,还将增加理发、洗衣、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
两渡镇业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房金虎说:“幸福小院的开办,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洗衣、洗澡、理发等设施全部安装上,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在幸福小院的日常运行中,业乐村坚持建管并重,将幸福小院的日常开支和村民的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而且让村民将种植的农作物供销给幸福小院,实现循环发展。68岁的闫永灵是业乐村的留守老人,他也享受到了幸福小院方便快捷的助餐服务,饭后他抢抓农时,在自家的菜园忙活。
业乐村村民闫永灵说:“村干部让我们多种菜、多养鸡、多养猪,卖给村里的幸福小院、农家饭店,既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人们吃得也放心。”
幸福小院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业乐村村“两委”依托幸福小院这一平台,强化常态化管理,积极探索“共同参与、共同商议、共同享受”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宜居乡村,着力补齐乡村养老服务短板,努力打造老年人需要的“幸福乡村”。 (霍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