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太原,春明景和。
2023年,太原市荣获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年,太原市全面启动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实际,以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为目的,深刻汲取国内外城市小区安全事故教训,将城市小区安全管理纳入重要工作事项,着力打造“设施完善、管理高效、各方联动、安全运行”的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2024年3月18日,太原市以政府1号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打造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被列为重点工作。
安全感是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支撑。
重点突破 集中攻坚
关注城市小区安全,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实需求。按照公安系统网格化统计,太原市六城区规模小区已达5229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太原市燃气管道建设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部分管网陈旧已属于高龄服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除旧布新,全面确保城市燃气管道安全运行成为当务之急。截至2023年底,260公里30年以上燃气老旧管网和20-30年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网已经全部更换,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彻底整治建(构)筑物占压燃气管线安全隐患,统一对燃气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顺着燃气安全的脉络继续延伸。2023年起,太原市将燃气用户灶具连接用的橡胶或塑料软管,更换为不锈钢波纹软管,单气嘴(灶前阀)更换为管道燃气自闭阀。为确保更换工作的顺利进行,太原市政府决定更换波纹管和灶前阀费用全免。
当然,构建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工作并不仅于此。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城市小区安全建设,聚焦城市小区电梯、燃气、电动自行车、电气火灾防治、消防通道占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高空抛物、高空坠物、治安、安全宣传教育、网格员配备及安全作用发挥、供水供电供热管网安全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居民安全应急常识普及。
作为典型的北方季节城市,在冬季燃煤燃气取暖期,市民在一方面享受着温暖惬意的猫冬生活,另一方面也随时面临燃煤燃气中毒的死亡威胁。太原市应急管理局驻娄烦县马家庄乡马家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艾文磊介绍说,在乡村改造以前,由于屋舍密闭性不严,燃煤燃气中毒事件很少发生。但更换塑钢门窗以后,燃煤燃气中毒的可能性以几何倍数增大。
此外,不仅仅是民居面临燃煤燃气中毒可能,以乡村饭店为代表的餐饮企业,民宿为代表的新兴旅游业态、燃气为主要燃料的室内中央空调等方面都存在一氧化碳中毒可能。风险隐患突显,新老矛盾交织,城市安全工作面临巨大挑战。2024年1月19日,太原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供暖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领导组。市能源局、市城管局、住建局、市场局、房产局、公安局等6个部门和属地政府通力配合,积极协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办总体要求,迅速开展行动,结合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等工作,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供暖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供暖期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期间,全市各部门共出动检查组7566组次,出动检查人数22616人,检查企业63335家次,发现隐患8029项,已完成整改7406项,限期整改623项。全市企业上报自查自纠发现问题2902项,已完成整改2791项,限期整改111项。
当供暖期结束,市民们脱去厚厚冬装,感受浩荡春风迎面拂来时,太原市也收获了保障供暖期安全和城市小区安全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太原市居民以及全国上亿家庭来说,是真正的安全保障和社会福祉。
专班运行 长效发展
城市小区由家庭组成,家庭又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但保障这个最小细胞安全有序运行,则需要社会系统治理。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工作专班的积极运作,使各部门间形成更紧密的协作机制,有利于快速响应和高效决策,确保市民安全感更为持久。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管理难题,很多小区安全现状并不乐观,许多老旧小区存在违规搭建较普遍、广告招牌难拆除、逃生通道常堵塞、“飞线”充电易反复等问题,社区和属地政府一时难以协调解决。
加快推进城市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为了迅速摸清全市小区安全现状,在2023年太原市选择31家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同时作为第三方机构为全市100个安全示范小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和最终安全评定。
参与此项工作的山西省和太原市应急专家库专家、山西省德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国华介绍,安全示范小区的实施需要从社区管理、社区环境治理、居民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应急救援、紧急避险、防灾减灾等方面能力,并且要针对治理之后安全风险反弹等因素,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
为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工作专班出台了太原市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创建评分标准(试行),对8大类66个小项进行了标准细化,突出安全基础管理,聚焦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建筑物安全、公共区域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按照集中攻坚整治和长效机制两个方面相向并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继承要求,集中时间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分类施策,制定解决措施,划定指导单位、落实单位、责任人,为切实消除小区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提供可行的样本。
工作专班联合市安委办、消防等部门,要求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集中停放场所以及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开展对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充电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消除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停放、充电的火灾隐患;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以及充换电设施设备;鼓励已建住宅小区、单位办公场所划设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完善充换电设施设备;不得在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内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太原市现有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150万辆。截至目前,太原市安装集中充电桩21000组,充电头22万个;集中充电柜110组,换电柜900组;在130个小区890栋高层建筑中安装梯阻系统3410部。
与此同时,2023年3月1日,新修订的《太原市消防条例》正式实施。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和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张斌表示,新修订的《太原市消防条例》还明确规定了禁止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这是因为一旦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往往更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条规定的出台,是对电动车使用者和电梯管理者的进一步要求,也是责任的进一步明确。换言之,一旦在高层建筑内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的火灾事故,在事后调查中一旦发生有进入电梯轿厢的过程,就可能成为事后追责的相关认定要素。
政令畅通处,家途两平安。
共享共治 全民参与
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的构建,需要社会共享共治,形成构建幸福的初始意愿和安全合力。
2023年11月8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与属地街办、社区以及邻里单位三十余家单位共坐一堂,积极探讨打造平安社区、共建“安全共同体”新路径,指出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积极探索邻里单位在平安建设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联动的共建机制。
银行的营业网点往往与居民小区、商场融合,无论哪方发生火灾事故,都会对银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针对此现象,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提出了以“安全宣传大家讲”“联勤联防齐发力”“联动联处相互帮”为核心内容的友邻单位平安建设共建共享机制,以实现加强安全生产、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公共安全的目的。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王智勇表示,中国银行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探索社会共建共享有效途径,希望通过与银行网点周边社区、商场的安全环境共同治理,达到相互安全稳定的环境状态,构建安全共同体,确保银行网点平安运营和社会安定和谐。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探索邻里单位共建“安全共同体”并形成机制的创新举措,是太原市创建安全发展城市、构建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有益尝试,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企业安全发展和社会共容的具体体现。太原地铁二号线作为太原市目前营运的唯一一条地铁线路,一方面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责任,主动与乘客进行安全互动,宣讲安全知识,让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通过车厢带到了千家万户。
早在2013年4月,太原市安全发展城市创建领导成立初期,太原市就下发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应急知识普及工作方案,指出全力构建安全生产社会宣传浓厚氛围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
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宣传工作,市安委办、工作专班与市报、市台有着专门绿色发稿通道,确保了各类安全信息及时刊发播报。仅供暖期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期间,太原日报、太原广播电视台及旗下融媒体矩阵就刊发播报展示安全教育文章(视频)上千条,接受宣传教育普及人数达近200万人,占太原市总人口的37%,市民自我安全和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太原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原市积极倡导的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市民生活、工作得更加安全。安全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主动的接近安全教养和需要,进而符合规范。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是安全实现从事后预防向事前转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为使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太原市安委办表示,将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发展示范单位”“安全示范社区”“青年安全示范岗”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安全文化主题街区”等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支持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文化氛围,促进全市安全宣传教育效能进一步提升,有效扩展安全“五进”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全民共助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全新局面。
今天的太原花开似海。这样的美景,是城市魅力的体现,更是发展与安全的结合。安全稳定的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
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安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满满的幸福感。
构建城市小区新安全格局,打造城市安全发展“太原经验”,责如山岳,但仍会负重致远。
王清茗 韩雅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