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区域新闻

林果飘香,助推乡村蝶变

  “卖梨了,果树所又香又甜的玉露香梨……”在晋中太谷的水果摊前,大家经常能够听到“果树所”三个字。多年来,“果树所”俨然成为了老百姓心中质量的保证。

一颗好梨激活一域兴盛

  初夏时节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梨基地里,一株株梨树茂密成荫,一颗颗玉露香梨幼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玉露香梨是该研究所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我们示范推广的玉露香梨是以新疆的库尔勒香梨为母本、以河北的雪花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梨资源与育种团队负责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太谷综合试验站站长杨盛告诉记者。
  该研究所培育的玉露香梨于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针对玉露香梨,依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采用4种栽培模式,同时配套26项关键性栽培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在山西省的栽培面积达到50万亩,在全国的栽培面积超过100亩。
  乡村要振兴,产业当先行。杨盛介绍,果树研究所梨资源与育种团队二十年来,坚持科研服务生产、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培育出了具有细嫩多汁、口味香甜、可食率高、商品性好等特点的玉露香梨。隰县作为玉露香梨的重点示范推广基地,75%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栽植玉露香梨从中受益。隰县的试验示范证明,玉露香梨较传统品种亩均收入增加三倍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几年来,该团队共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700多场,培训梨农3.5万人次,累计带动1.7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带动5100户2.65万果农依靠梨产业脱贫。

一片果林造福一方百姓

  在运城临猗建立苹果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在临汾汾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产、储、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建立玉露香梨示范基地;在临汾戎子酒庄基地开展酿酒葡萄简化修剪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及肥水管理等核心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带动当地果业产业发展,经济效益显著……
  山西晋中林果资源丰富,种植条件佳、产业基础好。除了梨种质资源圃,作为晋中国家农高区重要科研平台之一,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还有国家级枣、葡萄种质资源圃和苹果、梨、桃、杏、李、核桃等10余种北方果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国内外资源4000余份。目前,苹果、梨、葡萄、枣、核桃、杏、樱桃等一大批自育新品种,已在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全省19个县市建设示范基地,累计辐射推广面积达66万公顷。
  其中,国家级枣、葡萄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为264亩,收集保存1100份枣和酸枣种质资源、663份葡萄种质资源,是目前我国种质保存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齐全、研究手段先进、管理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种质资源圃。该科技园在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果树新品种选育推广等科研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目前已形成‘1+10+X’的辐射带动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果树所优势,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发展果业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科研办公室主任黄莉萍说。

见习记者高皓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