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7版:省城要闻

五聚焦五强化 零伤亡零火情

——太原市迎泽区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应对了各类自然灾害,实现了汛期零伤亡、森林防火零火情。

聚焦机制健全 强化队伍建设

  建立“1+16”指挥体系,科学设置抗震救灾、森林防灭火等16个专项指挥部,制定《迎泽区地质灾害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迎泽区备汛“十个一”工作机制》《迎泽区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和试点方案,指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加应急救援行动。成立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健全街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将应急队伍12支1200余人纳入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组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107支1870余人,三街六路自救互救队伍201支1000余人,形成了“防、抗、救”职责明确、紧密衔接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聚焦物资储备 强化保障能力

  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积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制定《区级救灾物资调拨和回收管理规程》《迎泽区区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区级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及时保障救援救助需求。每年统筹安排资金对全区应急物资进行补充更新,采购完成64大类30000余套(个)应急物资,切实提升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能力。全面排查雨情水情监测、预警设施、平台运行及监测设备上线运行情况,及时添置水上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型抢险物资装备,为重点部门和六街一镇配备沙袋2万余个,铁锹、丁字镐等800余把。

聚焦防灾预警 强化风险防范

  做细做实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防灾减灾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各项工作,精准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火情、险情、灾情,明确全区150处易积水路段及防汛薄弱环节和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每年更新发放《迎泽区防汛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汇编手册》,制定每日会商制度,加强会商研判;建设森林防火监控预警探头实现辖区山林全覆盖,森林防火特险期设立50个森林防火检查站卡,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和巡查巡护,守牢村口、沟口、路口等卡口,实现“人防+技防”双重防护。

聚焦应急响应 强化信息畅通

  建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126名灾害信息员队伍,并组织业务培训,不断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运用卫星电话、对讲机、QQ、微信、巡逻车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应急指挥,实现灾情反馈、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顺畅高效,快速高效指挥、调度、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坚持“以练代战、以练促学”,开展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日常训练、实战演练和应急备勤,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好预案、机制、力量、物资等各项应急准备,确保应急物资“战时”拿得出、用得上,应急队伍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

聚焦宣传提醒 强化减灾理念

  采取“传统媒介+新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操”相结合等方式,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印制宣传页结合人口普查将防灾知识送进家庭,印发《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突发事件急救自救互救知识手册》等宣教资料,通过宣传展板、发放资料、应急演练、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在全区范围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大课堂,将防灾减灾知识送进社区、农村、学校、家庭、企业。2019年至今,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移动云MAS短信平台每周一推送安全应急信息,将安全理念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韩雅琦 王广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