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院文化

黄河人·黄河情·黄河魂

  •   中华民族从黄河发源,华夏文明在黄河发祥。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黄河儿女。作为黄河儿女的一分子,打从出生那天起,我就对黄河有着一种亲不够的情,散不了的魂。
      几千年来,黄河滩上不知发生了多少传奇的故事,黄河两岸不知经历了多少悲壮的事件。特别是近百年来,母亲河和她的儿女一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蹂躏和践踏,也经历了空前绝后的抗争、奋起和复强。能不能以文学的形式把这段历史告诉后人?退休以后,闲下来的我萌发了写一部再现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再度雄起的长篇小说。
      我不知道小说怎么写,但我受中国传统文学影响很深,总觉得不管采用什么手法,都要把故事讲好、讲清、讲得有味道、讲得人爱看。当然,文学创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便尝试用现代科技成果“元宇宙”手法,将一连串传奇的故事、传奇的人物、传奇的人生,镶嵌在滔滔的黄河岸边、镶嵌在神奇的龙兴塔下、镶嵌在我的家乡古绛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抔土可以见大地”。慢慢地,我想出了《肥沃的黄河滩》这个书名,想出了作品中的北韩村,想出了北韩村地处黄河岸畔,风雨飘摇一百年,几经兴盛衰败,历数屈辱蹂躏,水灾、旱灾、鼠灾、狼灾,腐败政权的压榨搜刮和国外列强的烧杀抢掠,村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无尽的坎坷和无穷的挫折,各个时期的洗炼和各种各样的磨难,最终到改革开放的探索追寻和新时期的复兴崛起这一作品的主线。
      故事主干立起来后,一个个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就纷纷而来:有侍弄庄稼行,而侍弄女人不行,但却钢筋铁骨,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的韩成根;有奋发读书,矢志不移,带领全村走向富裕、文明的新生代韩石山;有呱呱落地就长了两颗牙、耄耋之年又长了两颗牙,因逃婚逃到游击队烧火做饭,因生孩子多成了英雄母亲,一生叛逆曲折、扑朔迷离的传奇女性韩秀秀;有弃暗投明,后来做了新政权县长的刘老虎;有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韩六娃;有贪色淫乱,违背人伦,其实也是当时社会受害者、受压者的水白菜;有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不断挑起村斗、械斗、血斗,依仗人多势众、欺凌邻村、强占豪夺的韩黑虎;有不计前嫌,胸怀宽广,力促斗了一百年的南韩村和北韩村合成一个村的韩强国;当然,也有贪生怕死、嗜财如命,欺压百姓,榨取民脂民膏的许知事、马区长、王警佐、蓝巨魁之类的贪官污吏,虎狼之辈。
      长达一百年的村史变迁,正好契合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有了可写的人和事后,便很快产生了作品中的整个布局和情节推进。有了国仇、民仇、村仇、家仇交织生发,国史、民史、村史、家史交汇递进的具体细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故事怎样跌宕起伏,也不管村子如何变迁,总的想法是把它写成一部既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沉沦崛起的厚重史诗,也是黄河儿女倔强不屈、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的悲壮史话。
      我的恩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平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书评中说,“《肥沃的黄河滩》采用现实主义与新写实相结合的手法,采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高度融通、融汇、融合的元宇宙手法,将北韩村传奇的人物、传奇的故事、传奇的变迁,融通到龙兴塔下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融汇到黄河两岸的历史人文长河中、融合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通过北韩村这个黄河岸畔的小山村,折映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儿女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奋发勇为、走向富强,这大概是段艾生花费多年心血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和用意”。
      张平老师还点评我哪个派也不是,是“野生派”。张老师说得很对。在文学天地中,我其实就是一棵“没有树高、没有花香”的野生、野长的小草。

      作者: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段艾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4-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