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应急管理厅对我省应急系统38个集体和128名个人进行了表彰。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全省应急管理干部职工队伍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形成争创一流业绩、争当时代先锋的良好氛围,现对部分受表彰的典型集体和个人进行集中宣传。让我们走近他们,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
能作战善作战 展现硬核力量
他们克服在狭窄、潮湿、封闭的地下空间等重重困难,制定科学施救方案,成功救出被困矿工;
他们奔赴火区救援,奋战5天4夜,扑灭明火火线1000余米,开设防火隔离带300余米;
他们携带风力灭火机、无人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铁锹、灭火把等救援装备,赶赴火场救援;
……
紧急、危险,甚至是生死考验。在每一次的救援中,这支专业化、现代化、能作战、善作战的救援“铁军”,无不展现出一种向生向阳的“硬核”力量。
近年来,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更专业、技术更全面、救援更科学、覆盖面更广成为新形势下应急救援队伍的必备素质。就这样,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应运而生。
组队以来,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聘请山西省森林消防直属支队关帝山林草防火专业队,开展森林防灭火理论培训和各类灭火装备实操培训灭火战术演练等。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全体指战员开展矿山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防治和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专业业务培训,定期前往签订救援协议的煤矿熟悉矿井巷道,在井下进行仪器操作、技能演练,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战水平。
根据工作需要和全市应急救援工作需求,2021年,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以原吕梁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为班底组建了矿山救援大队;围绕“一专多能”要求,又组建以森林草原消防为主,抗震救灾、防洪防汛、地质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救援为辅的自然灾害救援大队。现在,两个大队互为补充、各有优势,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中真正体现出了更加专业、各有侧重的特点。
打开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的救援日志,每一次抢险救援中,全体指战员都表现出了对党忠诚的正义感、纪律严明的过硬作风、赴汤蹈火的战斗精神、竭诚为民的价值追求,圆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救援任务,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嘉奖和赞誉,充分展现了“铁军”优良的战斗作风、高超的实战水平。
每一次抢险救援中,他们眼神中和背影中映射出的那种正义感和过硬作风,以及赴汤蹈火的精气神,无不让人震撼和震惊……
“硬核”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唯独每一次的凯旋才是他们的诗和远方。而这一切无不镌刻在“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山西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吕梁应急援郑救灾特别贡献”这些光环中。
阳泉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
践行使命担当 竭诚为民服务
阳泉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全市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值班值守、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旱等工作。2020年组建以来,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忠诚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始终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职,担当奉献,深入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为推动全市应急抢险救援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阳泉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从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等基础性、常态性工作入手,开展应急指挥规范性建设。坚持“24小时不下班,365天不休息”,每日坚守岗位、调度值守,同时,每周对县区应急局进行视频调度,确保每起事故都能够及时做出处置。除此之外,还实现了与报警首接单位110、119等平台、有关救援队伍、重点企业的信息共享,全面落实首接必报;建立完善了与其他单位部门间重要预警预报、突发事件实时共享机制,保障上传下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至“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024年,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消防部门开展联合值守工作。为保障联合值守工作顺利进行,中心在调度值班室增设了专门的消防联合值守席位,并配备专用电脑接入了消防部门的全国火灾与警情统计系统。
自成立以来,中心先后成功承办了7次应急演练,提高了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合理性。为应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中心建立了“智库”,整理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搜集了矿山、危化、工贸及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案例,收集了历年来应急演练资料作为参考的依据,在面对险情时,能及时启动智库,从而迅速找到相应的处置办法,更好地防灾减灾救灾。
阳泉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虽然成立短短4年,但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成功处置了多起大型事故,承办了多场大型演练,各类制度不断完善,应急设备不断齐全,技术人才不断增加,先进经验不断积累。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中心将继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长抓不懈,谱写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新篇章。(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