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灌浆期,为预防干热风与病害,连日来,灵石县各麦田里大多是农民忙着灌水、打药的繁忙景象。尽管有800多亩小麦田要浇水,灵石县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原来,他们给田里用上了节水灌溉科技。
近年来,灵石县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推广喷灌等常规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喷灌系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传统农业的智能化转型正从理想走向现实。
初夏时节,在静升镇尽林头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固定式喷灌设施正在进行作业,灌溉喷头左右旋转,一条条水花在空中飞旋,均匀地洒落在麦苗上,一棵棵嫩绿的麦苗正在“舒心”地享受着“沐浴”服务,一幅智能喷灌技术描绘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徐徐展开。
灵石县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马和基地负责人雷玉龙说:“我们公司在马和基地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今年种植小麦800多亩,采用喷灌技术,地里每18米就安装一个喷头,近段时间气温较高,我们及时启动地里的固定式喷灌设施进行喷水,既省时又省人工,而且能丰墒,旱能浇、涝能排,好用得很。”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本次安装的智能化灌溉模式与传统漫灌相比,不仅省时省力,喷灌机还采用节水技术,让每一滴水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达到了省工、省时、省心、省水、省能、省地的效果。
“传统大水漫灌一亩地需要50方水左右,喷灌机浇地一亩地只需要25方水左右,节水50%以上。同时可以把肥加进去,实现水肥一体化,全自动喷灌机基本不需要人工,一个人一天能浇10亩地左右,省时省力又省水。”站在绿油油的小麦田边,灵石县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马和基地技术员王虎生算起了经济账。
近年来,灵石县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托管的2000多亩地范围内,大力推行水肥药一体化喷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减少输水量的损失,预计每年可节水约12万立方米,节省农业成本100多万元。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灵石县静升镇以智慧农业发展为抓手,将马和片区、静升沿河的耕地以租赁形式托管给大户,大力推行水肥药一体化、喷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减少输水损失,拧紧农业“水龙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