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没想到不用执行立案就帮我们把事情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
2024年以来,小店法院本着“抓前端,治末病”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执源治理新模式,下发《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执前督促履行的实施细则》,将执前督促程序走在前面,通过“集中约谈+执前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减少诉累,高效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
近日,小店法院通过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集中约谈及和解工作,发出140份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现场约谈20名被执行人,促成8起案件当事人达成执行前和解;同时通过电话约谈,执行前自动履行11件案件,高效工作获得双方当事人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程序是“执前调”和“执前督”,具体而言是指在执行实施案件登记立案前,人民法院将符合条件的执行申请进行筛查,由本院委派调解员先行督促当事人自愿履行,在合法、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使胜诉当事人权益尽早实现,化解矛盾。
发放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后,执前督促调解团队在30日内,将预执行立案的被执行人进行集中约谈,通过教育引导、释法明理、告诫法律后果等方式,先行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或达成和解协议。
申请人聂某某与被执行人周某某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小店法院于2024年5月20日向被申请人发出传票及执前督促履行手续,传唤其于5月24日到执行指挥中心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
被执行人周某某按期到达,但以没有履行能力为由拒不履行,且态度坚决。调解人员先将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承担的各种不利后果详细告知,周某某迫于法律的威慑力,有所松口,提出了18119.14元分十二期履行的方案。
调解人员考虑到申请人在此案中人身受到损害急需用钱,趁热打铁,从人情理义的角度出发,充分给被执行人做工作,并当场承诺如果其执前履行,法院将免收执行费。周某某听到表示同意,承诺两日内履行标的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于两月内还清。经与申请人聂某某沟通,申请人表示同意,并几次三番表示感谢法院减轻了她的诉累,用最短时间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至此,该案调解成功。
小店区有较多涉建筑行业的企业,但因经济环境影响,不少企业切实存在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5月小店法院及时对辖区内重点建筑企业电话宣讲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程序的优势。
某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涉建筑企业的代表,表示其存在的执行案件有一定的资金压力,确实需要时间调配资金和分期支付,会积极配合小店法院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程序。后来电称,在收到法院发出的执前履行告知书后立即找申请人协商,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当场履行200万元。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