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沁州黄”是清康熙皇帝御赐,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系山西小米的代表,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号。“沁州黄”小米色泽自然,状如珍珠,米油醇厚,清香扑鼻,绵软可口,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粗纤维等均高于一般小米,民间谚语谓“金珠子”、“金珠不换沁州黄”。中医学认为,沁州黄小米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尿、消肿及滋阴之功效。
人文历史
“沁州黄”依赖于一套严格的农艺和优质土壤与气候,其传统种植系统可追溯到神农氏炎帝时期。
相传远古时沁州是一片湖水,东南的檀山顶栖息着凤凰。某年大旱作物干枯,唯有凤凰台几株野谷长势良好,秋收喜人。从此人们在此播种,经年培育,谷子越来越圆润晶莹,香甜可口,人们相信这是凤凰衔来的神种。如今凤凰台依然绿树环绕,仙风微拂,人们不断来祭拜神农和凤凰,乞求保佑。“沁州黄”的传统耕作法和有机、绿色的生产方式,是保护土壤和长远农业利益的有效机制。
产地环境
沁县地处东经112°27'112°53',北纬36°25'-36°58'之间,平均海拔1000-1100米,且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有“北方水城”之称,有“天旱地不旱”的奇妙的地理气候,给予了“沁州黄”理想的生长条件。
“沁州黄”农耕有一套严格的方法,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关:种前要三选(选地选种选肥),三墒整地下种,种谷把三关,挽谷三原则,谷地过“三锄”,防病有三法,割谷有三法,打谷过两遍等等。
“沁州黄”农耕法依赖于“尊重自然,耕读传家、惜土为命、以求永续利用”的乡风民风。
产业发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沁州黄的发展壮大,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命名了沁州黄镇,以扩大知名度;发展“沁州黄”原产地和主产区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出台了关于2022年到2030年的沁州黄小米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申报了沁州黄小米传统种植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