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重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等风险防控,依法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操作,运城市应急管理局近期在永济、稷山开展工贸重点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
此次工作按照动员部署、指导服务、检查评估3个阶段进行,采取边交流边指导、服务与示范并行的模式开展。主要任务是落实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着力解决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暴露出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知无畏”违规作业和“前赴后继”盲目施救等突出问题;宣传解读落实《工贸企业有限空间重点监管目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加快推进有限空间作业监护制实施,严格落实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措施。
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一是有效推动责任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完善修订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能够各负其责,高质高效实行有限空间作业监护制。
二是有效推动日常管理到位。建立了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明确了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因素等信息;督促企业按规定配备专门的监护人员,并能够正确使用气体检测、机械通风、呼吸防护、应急救援等仪器装备;制定了应急处置方案,并指导开展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
三是现场监护到位。指导企业做好现场作业管理,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严格实施作业审批制度,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开展工作。 (雷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