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南关镇王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立足行业特点,扎实开展“听民意办实事”项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不断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完善群众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让为民办实事既有态度更有温度。
入夏以来,灵石县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农作物的生长、畜禽的饮水都牵动着无数农民的心,“水源不足”的问题,成了农民的“心头石”。南关镇王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所帮扶的南关镇王家沟村脱贫户也存在此类困境,为此,驻村帮扶工作队立即行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应对措施,制定解决方案,成功让这块压在脱贫户身上的“心头石”落地。
南关镇王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田晓明告诉记者,他们发现水源不足的问题后及时向相关单位汇报,国网灵石县供电公司、水利局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现场勘测、制定方案、快速实施。仅半个月时间,水利局就铺设管道600余米,并配备了大功率水泵一台,国网灵石县供电公司架设输电线路600余米,更换12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将村内废弃的水库改造升级,成功解决了水源不足的问题。目前,该水源地日提水量可达120余吨,成功解决了脱贫户发展产业的用水需求。
随后,记者跟随王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走进脱贫户赵明亮的家中,赵明亮正在自己的菜地里干活,看着长势喜人的蔬菜,赵明亮脸上的褶皱都平整了许多。赵明亮告诉记者,他有二分多的地,收入主要就是靠种菜和养鸡,一年下来有五六千元。驻村帮扶工作队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水源问题”,而且还帮助他们销售部分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让他的收入逐年提升。
“人过古稀,在家门口能够稳定增收,全靠现在的好政策!”赵明亮笑着说。
与赵明亮一样,享受到利好政策的还有同村的养殖户田海延,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家兄弟两人发展起了养殖业,从最初的50余只山羊,发展到现在的140余只,最让他头疼的牲畜饮水问题现在也解决了,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养殖业致富的信心。
田海廷说:“我养的140只羊,一天需要担水十几二十担,得走五六里地,自从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接通水后,都不用去挑水了,我计划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日子越过越好。”
王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田乃文说:“我们村从2016年脱贫攻坚开始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覆盖、村内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脱贫户多渠道增收,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因户施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壮大庭院经济,发展养殖业,让村民收入逐步提升。”
如今,行走在王家沟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齐全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朴实的村民笑脸,王家沟村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美丽乡村的蓝图正在这片土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南关镇王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光玉说:“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关心的难点、突出问题,凝心聚力、持续发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措施落实,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