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联合发布首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外卖小哥在职餐过程中监督餐饮店落实“半份菜”“小份菜”服务等。事实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小份菜”已成为餐饮界新时尚,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就餐需求。那么,“小份菜”还存在什么问题?消费者和专家有何建议?相关部门如何监管?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小份菜”引领绿色餐饮新风尚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小份菜”正悄然成为餐饮消费的新潮流。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分量适中的“小份菜”,这一变化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餐饮的需求,更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节俭消费的新风尚。近日,记者走访省城市场,采访了消费者和专家,倾听他们对“小份菜”的建议和意见。
中午时分,太原市迎泽区一社区食堂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李阿姨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以前和老伴出来吃饭,总是担心点多了吃不完,点少了又不够吃。现在好了,这里的‘小份菜’种类多、分量适中,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李阿姨边说边指着餐盘里的几道“小份菜”,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在太原市中正天街餐饮街区,饭店开设的窗口前整齐摆放着用陶碗盛着的剁椒鱼块、烧鸡块、红烧茄子等,价格从4元到12元不等,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用餐的消费者。张先生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他表示:“‘小份菜’非常适合我们这种独居或者小食量的人。不仅可以选择更多的菜品,还能避免浪费。希望商家能继续丰富‘小份菜’的种类,提供更多的选择。”
王女士则是一位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她对“小份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商家在推出‘小份菜’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菜品的营养搭配和口味。有时候‘小份菜’的分量虽然小了,但营养和口味不能打折。”
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的专家李教授对“小份菜”的推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小份菜’是餐饮行业响应国家节约粮食号召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希望商家能够继续创新思路,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和营养需求的‘小份菜品’。”
同时,李教授也指出了“小份菜”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商家在推出‘小份菜’时,应该注重菜品的质量和口感,不能因为分量小而降低标准。”
2021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食品浪费格局。”该法还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餐制服务,倡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并规定了对食品浪费行为的处罚措施。
“小份菜”的推广不仅是对传统餐饮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对绿色消费理念的一种实践。期待更多的商家能够加入到“小份菜”的推广行列中来,共同推动餐饮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呼吁广大消费者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见习记者武亦洁
“半份菜”:厉行节约的餐饮“新标配”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餐桌,大文明;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在一系列国家所倡导并立法,光盘行动的倡导,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实施,厉行节约成为了餐饮的“新标配”,也是“光盘行动”的一项具体抓手,是奉行厉行节约理念的餐饮“新标配”,而线上推开的“半份菜”正是顺势而为的结果。
在美团App,输入“半份菜”,以下单者为原点,从几十米到几十千米,提供“半份菜”服务的线上餐饮门店,可谓是数不胜数。太原刘女士所在小区是和平北路北中环附近,7月14日,刘女士在美团点了三份“半份菜”,分别是鱼香肉丝、干炸蘑菇和辣子炒鸡,总价65元。对于“半份菜”的整体体验,经济实惠,花样较多,省时省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不浪费。
线上平台以量取胜
在美团App,输入“半份菜”,主要消费者想吃的,几乎无一例外可以点。最关键的一点是,每个“半份菜”都有不同比例的优惠价。
以鱼香肉丝为例(“半份菜”,且是大份),优惠价17.4元,如果单买需要8.3元的配送费。如果搭配红烧肉粉条鹌鹑蛋、尖椒土豆丝,券前价为55.9元,券后价为43.9元。美团还赠送12元的红包奖励,再加上8.3元的配送费,这样算下来是52.2元。网络订餐的价格,相对来讲还是很优惠。三份“半份菜”,再配点主食足够三个人食用。
采访中,记者看到,许多社区食堂也在推“半份菜”。比如在龙康街社区食堂,一份巫山烤鱼可享受7折优惠,实际优惠价为78元。
对于线上平台大力推出“半份菜”的做法,太原市烹饪餐饮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线上平台这样做,一方面是要迎合厉行节约的倡议,大趋势之所然。最关键的是,它赚取的是流量,是以量取胜。
“半份菜”经营商家或将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很多的创业者选择在餐饮行业创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餐饮行业创业的门槛低,前期的投入相对能被大家接受。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还可以。在早期的餐饮创业中,很多的餐饮初创者会选择店面不大,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来做。在互联网外卖平台兴起后,很多餐饮老板选择在网上卖饭了。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缩减实体店铺的高成本,二是能迎合许多懒人食客的要求。
据了解,传统餐饮实体门店从事网络经营,只需对已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变更,增加网络经营范围并取得从事网络订餐的资质,在网络平台上完整公示本店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单位名称、地址、量化分级、菜品名称等相关信息即可。
太原市烹饪餐饮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饮业在线上销售,几乎没有什么进入门槛,倘若“小份菜”“半份菜”在经营模式上可行,必然会有更多商家顺势而为,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的商家应该会越来越多。
调查发现,从餐饮企业角度讲,虽然“半份菜”和“大份菜”的烹饪方法和流程一样,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也一样,利润相比“大份菜”会低些,但是在加入“小份菜”线上销售后,也算是一条增加收入的渠道,毕竟蚊子虽小但拾到篮子里,也算是肉。
采访中一些消费者也表示,推广“半份菜”是厉行节约的好事,但在外卖平台展示中应细化“小份菜”的分量,让消费者在点单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应有的实惠。
本报记者阎建军
“小份菜”真能做到物美价更优吗?
近年来,“小份菜”被广泛热议,尤其是在消费者中间,不少消费者认为“小份菜”可以满足自己的多元化用餐需求,值得广泛推广。那么,“小份菜”如今的发展现状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呢?日前,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调查。
“半份菜”不半价,实惠在哪里
记者在外卖网站上搜索“小份菜”,看到销售“小份菜”的商家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以套餐的形式销售,例如一荤一素再加一份米饭为一份单人餐,在商家评价栏中,不少消费者打出了好评。
然而,“小份菜”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价格问题。消费者吴先生告诉记者:“我试着点过几次‘小份菜’,发现‘小份菜’的量虽然减少了,但价格却没有相应的降低很多,让我觉得点‘小份菜’很不划算。例如之前点一份鱼香肉丝米饭套餐,价格一般在25元/份左右,但如果换成‘小份菜’,则大概要15元/份左右,但‘小份菜’的量又不够,必须搭配再点一道菜,那么一顿午餐我可能要花费30元才能解决,比之前高了不少。”
针对这个问题,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衷”,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提供“小份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上升,包括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的增加,这也导致了“小份菜”的单价更高,使得“小份菜”在市场上的推广和接受度受到很大影响。
种类少,消费者没有新鲜感
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小份菜”在成本上有所提高,所以许多商家即使推出了“小份菜”,其菜品种类也非常少。记者在外卖平台上搜索发现,“小份菜”的菜品主要有鱼香肉丝、过油肉、小炒肉、糖醋丸子、尖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这几种,与消费者想要尝鲜的初衷背离。“本来点‘小份菜’,就是想要多吃几个菜还不浪费,结果点来点去每天都是这几道菜,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有新鲜感。”韩女士说。
此外,商家变相推出的促销手段也引得韩女士反感,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外卖商家一般都会有起送价格,比如设置20元才可以起送,但其设置的‘小份菜’套餐却是19.9元,差1毛钱不配送,我还需要再点菜来凑单,如此一来,光盘、节约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不少消费者还向记者反映,“小份菜”的分量难以保证,很多时候消费者不免觉得被“割了韭菜”。消费者周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我和同事两个人点了几份‘小份菜’,发现菜量少的惊人,每份菜只有几筷子,两个人点了4份菜几乎没怎么吃就没有了,感觉1份‘小份菜’连正常量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小份菜”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应该在分量、菜品、品质上做好保障,真正做到物美价更优,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本报记者余嫱
堂食“小份菜”咋就成了“稀罕事儿”
“我看到外卖平台上可以点‘小份菜’,线下不可以吗?”准备在太原龙湖万达广场内一家餐厅就餐的贾女士问道。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小份菜”也悄然成为了“新食尚”。然而,这种“食尚”却多盛行于线上,线下能点“小份菜”的餐饮店却十分鲜见,为了解背后缘由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打开外卖平台搜索关键词“小份菜”,会出现许多商家,在饭店首页显眼处均设有“小份菜专区”,浏览界面里面菜价相对较低,大约相当于同菜品大份的一半。绝大部分商家未标明“小份菜”分量,但咨询店家对方会给出大致描述,例如:小份是用450ml打包盒装,大份则会使用700ml的打包盒。然而,进一步询问店内就餐是否也可以点“小份菜”时,很多商家都给予否定的回答,甚至有一些商家直接告知食客只能线上购买,并不能堂食。
有多年经营饭店经验的冯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很普遍,最根本的原因是线下设置“小份菜”成本过高。炒一份菜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工成本与炒半份其实是一样的,但价格却低了近一半,对商家来说极其不划算。而且,如果设置“小份菜”顾客很有可能选择更多菜品,那么商家成本则会更高。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很多商家虽设置“小份菜”,但菜品选择却相对较少,并且大部分都是口味受大众欢迎且食材比较便宜的菜品。如此,销量会高些并且商家可控性会更强,避免出现使用昂贵食材又不能卖出去的状况,造成经济损失。
据了解,有一些只在线上销售的“小份菜”本身就是预制菜,有订单后只需要简单加工就可出餐。而在店内就餐,餐厅多数主打“现做”。同时,线下就餐的人群一般情况下会有同伴,大份的菜量也可接受。因此,“小份菜”制作成本高不会被商家选择。
“我平时上班比较忙,中午自己也懒得去饭店,点个外卖‘小份菜’,既方便快捷又便宜实惠。”在太原市迎泽区贸易大楼上班的高女士说道。像高女士这样的上班族有很多,也是“小份菜”的主要受众,不论是受时间、距离还是收入的影响,很少会独自前去店内就餐,“小份菜”线下的需求也就不如线上那样高。
“普遍来看一些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社区食堂在‘小份菜’的推广上做的相对好一些。”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秘书长贾豪说。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省烹协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发布了《放心文明餐厅量化分级评定规范》《餐饮服务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规范》《餐饮后厨厉行节约实施指南》《餐饮业节约型宴会服务指南》团体标准,都明确了“小份菜”的标准和要求,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协会一直以来积极倡导推广“小份菜”,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同时减少了粮食浪费,营造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氛围。
7月13日晚,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南路的晋十方面馆内,有几位顾客正在用餐,桌上摆放着丰盛的菜品,其中一位顾客微笑着介绍道:“居然可以点小份的,之前为了吃更多菜品点多几道根本吃不完,这个正合适,味道还不错。”
山西晋十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柴建祥告诉记者:“在店内设置‘小份菜’成本确实要高一些,但是我们的宗旨是服务顾客,让顾客满意。同时,也为减少餐饮浪费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见习记者高皓月
鼓励推广“小份菜” 践行节约“大文章”
“买0.75份餐的学生有四五百人,一年要省粮食14000斤,餐厨垃圾少倒5.5吨左右。”去年5月,盂县第一中学校的食堂相关负责人在介绍“0.75窗口”时如是说。这个小小的“0.75窗口”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就餐需求,也让“光盘行动”成为校园新风尚,其经验做法更是成为了去年我省唯一入选全国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领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网络餐饮领域为重点,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出发,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努力引领商家和消费者争做制止餐饮浪费的践行者、宣传者和示范者。
统筹部署,压实主体责任
今年4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指导平台积极履行法定义务,落实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食品浪费,在平台页面上以明显方式提示消费者按需下单、适量点餐,不得误导、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鼓励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同时,《通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在菜单展示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倡导“光盘行动”,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倡导使用可降解打包餐盒餐具。指导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合理设定起送价格,鼓励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减少配送过程中因污染、损毁等导致的餐饮浪费。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
聚焦重点,加大检查力度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制止餐饮浪费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同频同步开展,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重点加强经营婚宴、自助餐、商务活动用餐、无堂食外卖及“网红店”等餐饮服务经营者检查,采取企业自查、部门联查、上下联查的“三查”整治措施。
截至上半年,全省监督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企业、外卖商家14577家,整改问题3283个,办理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案件67件。
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引导
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设置活动签名墙……在朔州市“你点我检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活动现场,学校师生纷纷在“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签名墙上签名,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对“制止餐饮浪费,开展光盘行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了全校师生共同关注校园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活动,结合专题培训、标准宣贯、发布倡议书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餐饮浪费活动。
截至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宣贯标准8664人次,培训外卖商家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1083人次,发放培训材料33079份,积极帮助群众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珍惜粮食、光盘行动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王洋
上半年大型餐饮外卖平台“小份餐”订单已超过60亿单
“一个菜不爽,两个菜太多”,相信不少消费者在点外卖时都有这样的困扰。随着“一人食”消费场景的普遍化以及反对餐饮浪费风尚兴起,“小份菜”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系统督促平台企业和外卖商家有效规范外卖营销行为,已整改问题6.9万个,大型餐饮外卖平台“小份餐”订单已超过60亿单。
“我平时上班太忙,有时候只能点外卖,但是适合单人吃的快餐大多菜式统一,且以煎炸类食品为主,感觉不太能满足健康的需求。”在北京国贸附近上班的李坤对记者说,“自从附近餐厅推出‘小份菜’‘随心配一人餐’等,极大提升了我的‘外卖幸福感’。”
小厨娘淮扬菜北京蓝色港湾店店员告诉记者,该店在外卖平台推出了“淮扬风味随心配单人餐”,成为门店销量、复购第一名。除了这类“一人食”套餐外,店内还推出多种菜式的个人份,覆盖门店招牌荤菜、素菜、汤品、主食等,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记者打开美团外卖App搜索“小份菜”,发现有专门的“点选小份菜”界面,其中菜品价格大多在20元至40元不等,以“单人套餐”形式为主。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平台提供小份菜的商户数与相关菜品数量比2020年增长接近一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美团外卖平台已有超过110万餐饮商户提供超过730万种“小份菜”。
美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美团美食还推出了常态化“单人餐”线上专区,消费者可选择“火锅、烧烤、地方菜、异域料理、自助餐、鱼鲜海鲜”等多种品类单人套餐。“这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菜品需求,携手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开展减少食物浪费行动。”该负责人说。
“菜样多、好吃不浪费”“适合独居上班族”“更能满足健康需求”……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对“小份菜”给予了肯定。在一些消费者看来,推行“小份菜”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餐的节约,更在于对人们节约意识和观念的长期引导,折射出新一代消费群体饮食理念的更新。
去年6月,《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印发,其中就提出网络餐饮平台要鼓励引导商户积极提供小份菜、小份饭、小份饮料等小份餐品,引导商户大力推广绿色包装,积极使用小份餐盒,还提倡平台要优化餐品信息展示,便于消费者合理点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诱导点餐、满减凑单、过量供给等外卖餐饮浪费问题,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执法,健全标准规范,督促网络餐饮平台、外卖商家持续规范适量点餐提示、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餐食分量等餐饮外卖营销行为。
“截至目前,共监督检查平台企业、外卖商家85.5万家,办理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案件2591件,整改问题6.9万个,公布典型案例145件,制修订相关标准21项,宣贯标准94.8万人次,培训外卖商家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08.1万人次。”该负责人说,“监管部门同时指导推动美团、饿了么等大型餐饮外卖平台提供‘一人餐’‘小份餐’专题入口,推出外卖‘碳’积分,今年以来‘小份餐’订单已超过60亿单。”
下一步,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以规范餐饮外卖营销为切入口,加快标准实施,强化宣传引导,压实平台企业和外卖商家防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共同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