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方羽)一碗非遗小牺汤,喝出食养大文化。7月11日,滨汾物业在各职工餐厅开展应时应季的小店牺汤文化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小店牺汤”非遗文化价值,传播传统饮食养生文化。
小店牺汤被誉为“三晋第一汤”,2007年正式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在太原南郊一带流行的一种羊汤,又名“全羊汤”,西周时期的贵族用全羊祭祀后,将羊煮熟,连汤带肉分给族人享用。如今在当地仍保留着“牺牲祭祖”的习俗,每年小麦收割后,煮全羊牺汤,全村享用,庆贺夏粮丰收,这项庆祝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活动准备阶段,工作人员将新鲜的食材陆续送到各职工餐厅。在氤氲的蒸汽与袅袅香气中,大厨们切割食材、开始熬汤。
活动中,各餐厅的小店牺汤档口旁排起长长的队,成为人气聚集的焦点。各类食材按份盛放,灶台上熬煮着浓汤,望着厨师熟练地烫煮、舀取一连串动作,职工们早已迫不及待了,一碗牺汤下肚,瞬间驱逐了浑身的暑气和疲惫。
同时,各餐厅依据职工喜好,自制香酥可口的油酥饼、香甜酥脆的小麻花等牺汤的黄金搭档。饼的劲道、小麻花的酥脆,让这场“牺汤盛宴”更加多滋多味。
该物业负责人说道:“本次小店牺汤文化节在广大职工的认可和肯定声中落下帷幕,但滨汾餐饮人的服务一直在路上。我们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跟随节气为广大职工提供时令养生美食,提升职工们就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