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挥汗如雨。近期,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灵石县也开启“烧烤模式”。
高温天气持续,防暑降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清凉经济”火热起来。空调、电扇等“清凉家电”热销,冷饮、水果等“清凉食品”成为抢手货,火热的“清凉经济”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凉家电”市场一片火热
7月以来,滚滚热浪来袭,市民们对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需求逐步增大,借此时机,商家联合品牌商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夏日消费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销售,为“清凉家电”市场添了一把火。
近日,记者走访了灵石县各大电器商城看到,空调扇、空气循环扇等多款“清凉家电”被摆在显眼位置,不时有市民上前咨询,导购员耐心细致地为前来选购的市民讲解商品。
“我选购空调的首要条件是能耗低,而且越低越好。”当日上午,市民吴迪和妻子连跑了几家商场,就为选择一款合适的空调。吴迪告诉记者,高温使得居民用电量大幅增加,因此买空调时一定要看清空调的节能功能,耗电量过高就不划算了。
除制冷效果外,环保、节能、静音等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点。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如今的空调机身越来越薄、设计越来越精巧。一些大品牌壁挂式空调的机身薄了许多,而且外观清新,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曾经的“大块头”柜式空调也变得“苗条”起来,不少柜式空调外观时尚。据灵石三江电器Colmo智感体验馆店长宋俊娥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品技术的提升,“新风空调”“自清洁空调”等主打健康的空调产品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入夏以来,制冷家电的销量就迅猛攀升,我们也应季推出了促销活动。天气炎热,市民不想出门,我们就每天下午五点到六点在店内进行直播,方便大家在家了解产品详情,同时在直播间推出特大优惠。虽然空调货源充足,但是安装师傅有限,这段时间的安装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建议有购买需求的顾客提前预约。”谈起购销两旺的市场行情,宋俊娥说。
杨建新是一名空调安装师傅,他主要接一些通过电商平台下单的空调安装任务。杨建新说:“最近安装空调的订单很多,我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9点多,加班是家常便饭,最多的时候一天安装了7台空调,根本忙不过来。我的工具包里还备着防中暑的药,很多客户都说太热了,空调一到货就想当天装好使用,但基本都需要排队等两到三天。”
“家里虽然安装了空调,但老人用不习惯,他们觉得只要有风就很凉快。我趁着休息来看看空气循环扇。”市民闫敏在灵石三江电器广场选购了一款美的空气循环扇。她说,现在一些电扇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功能齐全,方便老人操作,制冷效果也不错。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各类迷你小风扇深受年轻人的欢迎,迷你小风扇外观小巧、颜色明亮,而且价格不高、携带方便。
消暑类食品“热”销
连日高温,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开空调、喝冷饮、宅在家……不少人选择这样消暑。高温成了“催化剂”,带火了与防暑降温相关的“清凉经济”。
提到消暑食品,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雪糕,炎炎夏日,咬一口雪糕,冰爽之感席卷全身。
“老板,我选好了,多少钱?”7月20日,在建设路一家雪糕批发店,市民高先生询问店主。记者注意到,该店销售的消暑食品种类繁多,既有1元以下的老冰棍,也有5元左右1支的中高档雪糕,前来购买的市民不在少数,基本都是一买一大兜。“天气炎热,吃根雪糕解解暑,家里的大人孩子都爱吃,各种口味、价位的选一选就是二三十根。”高先生说。
“无冰不欢”的大热天,让各种消暑饮品走俏,各大饮品店,清火降暑类饮品纷纷上线,冰饮类产品成为今夏最受追捧的产品之一。当日11时,记者在新建东街的一家饮品店看到,堂食及外带的市民络绎不绝。店家告诉记者,这两天店内不仅线下销售火热,线上外卖订单也迎来了高峰期,前来取餐的外卖员也接连不断。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各大饮品店都在紧握市场流量进行促销活动。如果顾客使用小程序下单,还有机会享受更多优惠。不少饮品店还推出了应季冷饮新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沪上阿姨灵石店店长晁瑜说:“我们推出了仲夏蜜桃系列饮品,将当季水果和茶相结合,在丰富口感的同时,也能达到清火降暑的效果,新的饮品推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两天进入高温之后,我们线上线下的订单量都有大幅度增长。”
烈日当头,在某超市门口,记者看到有市民一口气搬了两箱可乐、两箱柠檬红茶和两箱啤酒放到了车中。
“天气是真的热,多搬几箱饮料回家冰镇起来,明天带孩子们到附近的村庄野餐。”90后王建鹏说。记者看到,各类矿泉水、啤酒、汽水等被摆放在超市的醒目位置,方便前来购买的市民拿取。该店的负责人介绍,进入7月份后,矿泉水、冰镇鲜啤等消暑商品的销量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
除此之外,时令水果大量上市,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特别是西瓜,销量位居前列,迎来了“高光时刻”。
高温天气催生“懒人经济”
俗话说:“大暑小暑,有米不愿回家煮。”连日来的高温也催生了“懒人经济”,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不断激发着消费市场活力。
上午10时,记者在城区某水果蔬菜店看到,店老板推着小推车,按照手里的清单取货,然后打包。前来取货的跑腿小哥李军则满头大汗。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送完17单。“最近每天要配送近50单。”李军说,一半以上的配送商品是蔬菜和冷饮。“天气热了,实在懒得出门买菜,稍微走走就一身汗。在家里点点手机,蔬菜就可以送到家。”家住金水世家的高丽说,她平时都是在家自己做饭吃,在手机上下单订菜既方便又可以保证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水果蔬菜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受高温影响,老顾客都开始线上买菜了,店内的水果和预制菜销量也有了大幅上涨。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气温升高,许多市民减少了出门购物次数,选择线上下单。尤其是年轻人,更习惯于网上购物。“天气太热了,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也不想进厨房,还是点外卖方便。”中午12时,家住启明城小区的田女士拿出手机,打开外卖App,开始挑选午餐。“就我和孩子在家,点了两份凉面、一份素菜,用了平台的优惠券,价格不算太高。”田女士说。
“您好,您的外卖,祝您用餐愉快。”7月20日14时,送完餐下楼时,外卖小哥石晋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是他当天完成的第43单订单。“天气越热,订单越多,而且雪糕之类的冷冻商品是‘主角’,所以在时间上一点都不能耽搁。”石晋生说。
在高温天气加持下,外卖订单销量更是持续走高。外卖骑手进入最忙碌的时段,他们身穿工作服,穿行在大街小巷,顶着烈日为市民送餐,与外卖骑手一样在车流中穿行的还有快递员,他们冒着酷暑,只为将市民网购的商品及时送达。在此,我们应该向每一位战高温、不服“暑”的“勇士”们致以敬意,对他们多一份理解,送上一句“你们辛苦了”。 (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