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燥热暑气困不住躁动的心,人们不再满足树荫下、水岸旁等简单的避暑方式,纷纷抛开繁芜的事务,360度寻找清凉境界;各路商家抓准商机,推出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清凉资源”,刺激导热经济热度攀升。本报记者从“衣、食、游”等方面进行调查走访,带您了解“暑热经济”下的消费现象。
夏日游火爆 避暑胜地成热门选择
“把太阳踢到山西”是近日在抖音平台比较热门的一个网络梗,这个梗源于山西的地理位置特殊,能阻挡东西方向的热浪,给北方的凉风留了一扇大门,使得山西的气温相对较低,成为了避暑胜地,在其他地区遭受高温困扰时,山西却能保持相对的凉爽。
夏日游市场火爆
当下正值酷暑,山西各地的避暑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清凉一夏。夏日游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记者通过山西旅游网了解到,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预订高峰较往年来得更早,省内出行人数不断增加,跟团人数逐步提高,亲子游、避暑游、毕业旅行等需求增长明显。
7月27日,记者走访友谊国旅西矿街门店了解到,前来咨询旅行事宜的顾客络绎不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选择一个省内避暑的地方来度过假期。“孩子今年参加完高考,一直想带他出去转转,来这边看看去哪儿能比较凉快些。”太原市民刘女士仔细翻看着店里的宣传路线手册并说道。
“从今年六月中旬开始,我们门店陆陆续续接待了将近五百余人的顾客,有亲子游、双人团、家庭团以及单位组织的一些团建活动等,生意较去年好了很多。”门店负责人李经理说道。
“清凉资源”丰富旅行体验
据记者了解,近期比较热门的避暑景点有恒山、云冈石窟、五台山、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这些景点的气候凉爽,空气清新,特别适合夏日避暑。如恒山脚下的气温夏季平均在20℃左右,云冈石窟的气温夏季平均在25℃左右。山西避暑胜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山峰、石窟、瀑布等,能让游客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清凉和舒适,而佛教文化、古城墙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门店负责人李经理说道。
随着夏日旅游旺季的到来,山西避暑胜地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进入7月以来,大同市6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2.47万人次,同比增长61.27%。其中,云冈石窟累计接待游客22.48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恒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39%,而五台山、壶口瀑布等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5%左右。
旅游避暑亮点多
远近搭配。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山西各地纷纷推出优惠政策,鼓励游客进行远近搭配的方式进行出游。如大同市推出“大同游”三部曲,鼓励游客在大同市内进行环游;忻州市针对国内外游客推出“五台山+云冈石窟”优惠政策,鼓励游客在五台山和云冈石窟之间进行连线游览。
旅游+文化。平遥古城在旅游业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旅游吸引力;云冈石窟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虚拟博物馆,让游客感受到石窟艺术的魅力。
旅游+扶贫。山西避暑胜地纷纷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助力当地扶贫。如壶口瀑布周边的乡村,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实现了旅游业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
智慧旅游。为了避免游客过多带来的拥堵等问题,山西避暑胜地纷纷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如恒山推出“恒山旅游”App,为游客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在线购票、智慧导览等服务。
记者从山西省文旅厅了解到,截至7月份,山西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累计门票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4.5%;累计经营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6.6%。
山西夏季旅游避暑胜地众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温泉度假等各种类型的避暑胜地应有尽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避暑胜地,享受清凉一夏。
见习记者高悦皓
水上运动带“热”夏季消费
近日,我省在阳光炙烤下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市民不约而同的选择水上运动降温解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玩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是小众运动的潜水、浆板、皮划艇等运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消费者的夏日新宠。
小众运动正当红
入夏以来,气温不断升高,不少消费者积极探索飞盘、羽毛球等运动外的新玩法。潜水、浆板、皮划艇等小众运动频频登上都市潮人的消费清单。
在山西丽华大酒店的一家潜水俱乐部内,认真学习了基础潜水课程的慧慧坐在泳池边跃跃欲试,为了能在暑期预约到体验课,慧慧在6月份便与俱乐部联系,经过近半个月的等待,终于在7月25日上课。“以前我在海边潜水过,感觉很梦幻,那时候太原没有专门的潜水俱乐部,要到北京才能再次体验。”慧慧说,夏季天气炎热,骑行或是球类运动体感不太舒适,加上家门口开了潜水俱乐部,她就赶忙预定前来体验。
该俱乐部的潜水教练张雨桐告诉记者,如今年轻人不满足于传统的运动方式,“水肺”“美人鱼”这类潜水运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一些九零后家长在孩子学会游泳后,甚至给孩子报名学习“美人鱼”潜水。张雨桐表示,截至7月25号,暑期报名的学员已经有近百人。
这边潜水正酣,另一边的汾河景区内一群年轻人正挥动浆板,在汾河上“乘风破浪”。记者注意到,在抖音平台上,该水上运动中心的浆板项目已销售50多单。运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觉得白天气温较高,可以选择在傍晚或是晚上来玩,除了浆板,他们还可以提供水上冲浪、卡丁船等项目。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进入暑期尽量避开周末的客流高峰,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欢乐背后安全更重要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樊凌云提醒消费者,冲浪、潜水等小众运动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以潜水为例,一些初学者在刚刚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选择盲目挑战潜水深度,由于潜水后减压不规范,容易引起减压病的发生。尾波冲浪则容易发生碰撞和呛水的风险。
樊凌云表示,近些年水上运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像冲浪、潜水这种特殊运动,一定要选择到正规机构游玩体验,体验前可以先了解一些基础的医学常识,严格遵守教练员的指引,潜水、冲浪后可以换下运动服,饮热茶、洗热水浴,注意身体回暖,同时要注意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儿童在暑期参与水上运动时,家长及教练员要格外注意溺水风险,据统计,溺水是我国1至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家长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若无法亲自看护,应委托可靠的成年人代为照看,切勿交给未成年人。多人看护时需明确指定看护人。
同时,选择有资质的游泳或玩水场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学会自救和施救。教授学龄儿童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选择专业的游泳漂浮装置,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务必为孩子穿戴救生衣。
注意游泳或戏水场所是否具备开放资质,是否有监管员、救生员和游泳须知标示,在场所规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空腹、过饱或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不在水中打闹或做危险动作。学龄儿童学习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应保持全程正确穿戴救生衣。遇到恶劣天气不进行水上活动。
本报记者曹翀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