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迎泽

阳关问道

——冯少鹏书法作品赏析

  •   欣赏到冯少鹏的书法作品,突然就想到这样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温馨,苍茫,却又豪劲。我一直疑心这应是汉人所咏,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实际上,阳关是没有的,云飞扬也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意象。意象中,茫茫大漠之上,身穿灰白长衫的现代诗人,就着褪色两千年但依然新鲜的月光,踽踽独行,风尘仆仆,一串串犹如蘸着墨汁的脚印,歪歪扭扭却写出劲拙古朴的执着。这执着,执着于书,执着于对书法的阐释、理解和情感,执着于对书法“技进乎道”真谛的追求。
      但这个道,“道可道,非常道”。自古南人尚韵,北人尚质。不能想象柔美旖旎的南方会出现北方塞上的雄狂粗肆,也难以想象五大三粗的北方汉子,会写出一手欹侧绵软的含蓄。不过,也有例外,譬如冯少鹏书法。无论隶书、行草,还是碑体,粗看如同其人,温文儒雅,字画蕴藉敛收,但细品,千里阵云,铁夫担道,似乎具有绵里藏针的霸道和雄强,这显然是北方所谓“质”的呈现。北方的山,过去光秃秃,粗疏而荒芜,具有傅山所谓“丑,拙,支离,直率”的特征。但如今,经过数十年潜心治理与涵养,北方的山实际大多也草木萋萋,质韵皆涵。近看,秀美幽柔,塞上江南;远观,文质互见,但到底金戈铁马,仍是北方的雄浑和底色。宋代夏原吉曾言:“神爽灵和,血脉通融,似瘦而腴,似弱而遒,意外巧妙,言所不能尽。”冯少鹏的书法,我以为与此极相类。这大约是其书迹与自然的冥冥契合吧。
      无论如何,书法进道,必在于技,必须通过笔划来彰显书法内涵。赵子昂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传则传矣,易则不易。字迹笔划人人会写可传,但极少能称其为书法。大多只是字。其原因就在于有人一辈子临着前人的帖,循前人的路,循规蹈矩,“入”不能“出”。虽小有所得,即沾沾自喜,或极力标榜创新、超越。其结果,非但不能创新或超越,更多还是因滥而成的滚滚俗气,以及匠气。齐白石老人曾自刻印章“大匠之门”。书法家和书匠的区别其实就在那道门上——书法之门。
      冯少鹏的书法,显然已经进了那门。不仅进了门,而且登堂入室。尤其是从他的堂号“半觉斋”的一知“半觉”,以及他不断体悟并努力倡导和践行的书法“线性语法”,就知道他把书法已经融容成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关于“线性语法”,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书法家殷宪先生曾说:“学书难,难在心无古人。敬畏古人,日日以古为师……谙于手而入于心,入乎心而出乎手……浅临粗临,则为功不积,为功不积则怠慢古人,终则敷衍自身,欲名欲利而不可得。”这话,我觉得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在于融进自身。无他则无我,无我则无他。这,大约就是冯少鹏“线性语法”的核心所在吧。研究中国书法数十年的陈正濂先生,其极力倡导的书法理论重心也在于解析书法线条的语法规律。
      书法线条有规律吗?有。但这个规律又是隐约的难以透彻琢磨的。如果,一切书法意象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袒陈在那里,这书法还叫艺术吗?所以哲学家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不是他在自然中所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心智有定,其实也无定。所以这样,就有了今人对冯少鹏书法“纵向取古而不囿古,横向近今而不追左右”的客观评价。
      冯少鹏书法,其实并没有特别严格的书体分界,朴厚古拙的汉隶,遒劲凝重的大篆,刚毅雄强的魏碑被他融于一体:隶中有篆,隶中有碑,隶中也有楷;行中有隶,行中有碑,行中也有草;碑中有隶,碑中有篆,碑中也有行。其间还多有杨凝式《韭花帖》的清丽孤傲,《史晨碑》的修饬紧密,以及《礼器碑》的谨严雅达等。但不管其书体以何为主,其内核必定是雄放恣肆,因而更显简约凝炼,厚重而雄浑。不过,他的书法也有一些时弊,估计是受流行的展览体影响,有时过分追求技法和安排,以至于书如垒石,不够自然。这当然也是当代书坛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总之,冯少鹏书法乍看平淡无奇,细端则风云际会。大鹏扶摇展翅般,爽爽悠悠乎由今及古,又古今皆汇;似驰骋万里,恰纵横千年。这叫我想起唐朝书论家张怀瓘《文字论》,“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尤眷眷者,是谓妙矣……深识书者,惟见神采,不见字形。”
      书道煌煌,书道孤寂,书道漫漫。以此与书家共勉!

    曾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