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文化长廊

面朝大湖 宁静致远

  

耿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与我同时代的人几乎都曾受到过海子这首诗的影响,让我内心也始终充满对大海的向往,脑海中总是憧憬这样一幅画面: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住在海边鲜花环绕的小木屋,每天可以端着一杯香茶,坐在窗边,尽情欣赏落日余晖下金色翻滚的海面,听潮起潮落,观云卷云舒……
  2015年我在主城区10公里外的骆马湖畔买了一套可以远眺湖景的高层商品房,现已入住5载。这期间,恰赶上3年疫情防控和城市快速路改造,每次开车经过尘土飞扬的临时通道上下班,都要耗费半小时左右。有人不解我换掉中心城区的房子不住,干嘛跑到这么偏远的城郊?我不作太多的解释,总是报以微微一笑,这是我的一个小秘密。
  房子装修时,我坚持保留了客厅3米长的大飘窗,购置一张小茶桌,每逢周末天气晴朗时,我便泡上一壶茶,坐在飘窗台上,一边欣赏骆马湖美景,一边神游太虚,抛开俗物烦恼,感受岁月静好。除了偶尔狂风暴雨天气,骆马湖总是温柔平静的,没有“心似欲随风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的浮躁,只有“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安详。
  相信许多人年少时一定也和我一样,喜欢吟诵李白的豪放诗句,对人生、对未来有着高远的梦想和追求,哪怕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常常会自我鼓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也曾渴望化身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期待暴风雨可以来得更猛烈一些,以彰显自己的不凡与勇敢。中年以后才会用苏东坡的词句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至国家,小到个人,命运都要受到所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外部条件等诸多限制,我们无法飞跃、跨越,唯有坦然面对,去适应、去承受、去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只有坚定理想信念,锚定目标接续奋斗,才会接力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本世纪中叶即可实现,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在2035年即可绘就,今天,我们恰好赶上了这样一个船到中游最吃力的过渡时代。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一代人也算是一直在改革开放的汪洋大海中踏浪而行。作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员,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机缘巧合在1988年考入家乡基层法院与法治建设结缘,一步步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再到中级法院的副庭长、庭长、审委会专职委员、基层法院院长、中院副院长,一路走来始终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摸爬滚打,时常面对暗礁险滩、激流漩涡的考验,稍不留神就可能万劫不复,坠入深渊。
  想到元旦前我审判的2023年最后一案,心中还是感慨万千。10年前我在县里任法院院长时的县政协主席,当年我认为宽厚平和不摆架子的一位资深领导干部,站在审判台下的被告人位置上接受审判,随着公诉人所举证据一一查证属实,他竟然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开始,连续受贿21年从未间断,甚至将神圣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资格都拿来作交易。是膨胀的权力扭曲了他,是横流的物欲腐蚀裹挟了他,让他最终成为被时代浪潮淘汰的沙砾。而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曾面临过权势的威压、利益的诱惑、邪恶的威胁,当时若稍有妥协,也将会被拍倒在耻辱的沙滩之上,成为时代滚滚潮流下的祭品。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这一生务必要找到自己的信仰所在、理想所在、目标所在,也要清楚自己最终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在哪里、终点在哪里,真正让自己的心定下来、静下来、安下来。
  半年前,通往城区的快速路修通,我上班的通勤时间只需14分钟,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也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而我参与谋划建设的骆马湖流域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展示馆也在去年9月开馆运行,我很欣慰自己为这一方水土的安宁与生态尽了一份守护责任。虽然我的职业生涯仅剩下几年时间,但我依然可以继续为自己的法治信仰添砖加瓦,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如果多年后我有幸等到法治中国大厦建成那天,我也可以在心里自我告慰:功成也曾有我。
  眼前这清清骆马湖虽比不上大海的波澜壮阔,但一样可以净化心灵,令我远离城市喧闹,开阔视野胸襟,去除浮躁烦恼,不被世俗名利所惑,不为外界红尘所扰,面朝大湖宁静致远,此心无垢,此生无憾!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