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场意外的噪音风波,拆迁而再聚首的村里乡邻关系蒙上了阴影,在太原小店法院调解员的指引下,一个创新而和谐的解决方案悄然浮现——房屋互换,不仅巧妙地化解了双方的怨结,更让邻里关系在经历风雨后,绽放出更加绚烂花朵。
王某某与吴某某原为太原市小店区A村的村民,A村整村拆迁后两家同时分到A村为村民安置的某小区B号楼同一单元上下楼层房屋。后王某某房屋用于自住,吴某某将房屋改造后进行出租,由于其改造房屋时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具有隔音效果,导致王某某及其家人一直深受噪音扰乱侵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双方因此发生矛盾纠纷,王某某一纸诉状将吴某某诉至小店法院。
小店法院调解员王莲秀在接收本案后,首先阅读分析卷内资料,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来法院仔细调查了解事实经过。
约定时间王某某、吴某某来到法院参加调解。王某某陈述道:“自从吴某某将房屋出租后,一到晚上,楼上叮叮当当的声音实在无法忽视,直到半夜12点以后才能平息。我家有两个上初中的孩子,马上就要参加中考,孩子的休息更加重要,所以我强烈要求楼上停止对我家的侵害。”
吴某某则表示其已经进行两次维修整改,王某某还是不满意,村里面的村民们好多都是这么隔断出租的,大家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到我这边就这么麻烦?王某某反驳称村里面大多数都是出租对出租,大家都不计较,自己住的不多,吴某某的维修有很大问题,拿水管来说,只是在水管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东西,根本不隔音。
经过调查,王莲秀有了一个发现,双方当事人在某小区都分到两套房屋,即王某某在C号楼还有一套12层的房屋正在出租当中,调解员脑海中出现一个想法:如果能将吴某某的出租房和王某某的出租房互相交换一下,那该多好啊。
于是,调解员“背对背”试探着问双方当事人有没有交换房屋的可能性?首先,吴某某表示如果王某某同意,他没有意见,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下。王某某则表示,他的房屋是精装修的,有点舍不得,但是为了解决矛盾,他可以考虑。调解员抓住双方可以妥协的机会,和王某某分析互换房屋的好处:1、房屋互换后,王某某可以重新将楼上房屋,按照自己的要求装修一下;2、房屋互换后,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对租户提出要求,便于管理。王某某接受调解员的建议,同意交换房屋。于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和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半个月后,调解员王莲秀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第二次“面对面”调解,双方当事人经过和家人商量,同意交换房屋,调解员组织双方就交换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这次双方的争议在于装修费的补偿又陷入了僵局。面对这种情况,调解员决定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谈话,进一步对当事人进行劝解,争取其中一个当事人做出让步。在调解员多次与双方沟通后达成协议,吴某某补偿王某某楼层差价10000元,另外支付王某某15000元的现金,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原告撤诉,双方握手言和。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