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 图为8月3日拍摄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冷轧厂生产车间。王旭宏摄

  •   质量强省,击鼓催征,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太钢集团制造的0.015毫米“手撕钢”、太重集团制造的550吨起重机达世界之最;智能化煤矿数量、非常规天然气产量、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高速飞车、8英寸碳化硅长晶炉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布局发展71个工业类开发区,做大做强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梯度培育18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形成了79个“山西精品”……今年5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交出了一份扎扎实实、亮点纷呈的“成绩单”,彰显了我省坚持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的坚定步伐。
      质量,作为产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所在,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石,也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中,省市场监管局坚持“标准引领、质量支撑、品牌塑造”工作理念,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我省质量强省战略实施,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在全省蔚然成风。

    高位推动
    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

      开局起步,干字当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2月29日,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山西省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六大行动”。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企行动,落实5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积极启动标准体系提升行动,致力于构建一套完善且能够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同时,针对能源革命的新需求,深入实施计量服务行动,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以科学精准的计量数据助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为净化市场环境,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将工作重点放在环境与环保等关键领域,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规范有序。此外,还特别关注儿童和学生用品的安全问题,启动安全守护行动,全方位守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人才培育方面,启动了质量人才能力提升行动,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培养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质量人才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质量强省,多维推进。从质量的深远意义来看,其核心在于通过持续的质量提升,不断满足并超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则聚焦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此,省市场监管局坚定地将质量提升作为核心驱动力,以改革创新为强劲引擎,全面而深入地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实施。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系,通过强化标准引领、完善监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技术创新等多维度举措,促进全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培育质量文化,提升全民质量意识,让“质量第一”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在质量强省的建设过程中,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等方式,助力其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促进我省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实施多项专项活动:标准化助推陶瓷特色专业镇发展及首席质量官培训;助力“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质量提升;推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铝镁精深加工产业进行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积极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精准的质量帮扶行动。针对太谷玛钢、清徐食醋等省级重点专业镇,提供个性化的质量提升方案和技术支持。此外,举办阻燃电缆、低压电器、低压元器件、水性涂料等行业的帮扶培训会,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质量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特组织质量管理现场交流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实地观摩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的先进质量管理实践,并开展座谈交流,分享成功经验。这一系列活动吸引了40余家各类企业的积极参与,有效推广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高效行动
    在品牌创建上求突破

      品牌,作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其影响力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省政府下发《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1〕45号),提出:“十四五”期间,形成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按照文件要求,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山西精品”建设工作,指导组建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由其具体承担“山西精品”主体培育、标准制定、认证实施等相关工作。
      在年初召开的2023年“山西精品”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太原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大同市巴什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服务)获得了“山西精品”荣誉。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获得荣誉企业在技术创新、品质管理、市场服务等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山西精品”品牌价值的又一次有力彰显。
      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副秘书长曹秀娟指出,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是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通行做法。我省打造“山西精品”,就是希望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努力,有效提升我省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曹秀娟副秘书长的发言,不仅彰显了山西对于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下一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精品”必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使命在肩,催人奋进。与此同时,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召开了“山西精品”认证联盟年度工作会议暨交流座谈会,督促指导各成员机构严格按照规则实施认证,确保“山西精品”认证工作规范化、透明化;组织召开加强“山西精品”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动各行业企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更好地助力形成以“山西精品”为核心的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打造“山西精品”,作为省政府明确部署的关键任务,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2022年1月14日,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的正式成立,在太原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正式拉开了“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程的大幕,标志着山西省在品牌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省市场监管局的精心策划与悉心指导下,联合会迅速行动,积极投身于“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管理及推广的深入研究与高效实施之中。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联合会不仅构建了完善的品牌建设框架,还推动了品牌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为“山西精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经过严格筛选与精心培育,联合会已成功推出两批共计77家企业的79个“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代表了山西省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方面的最新成果,更彰显了山西省在品牌建设上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
      以质为先,助力发展。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山西精品”引导和培育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标准体系,与国际国内一流标准进行对标,引入国际国内知名认证机构对企业标准应用情况进行专业第三方认证,形成“建标-对标-贯标”工作闭环。目前,山西精品共制定团体标准35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标准数量位居同类区域品牌全国前三,对重点产业和核心产品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严格认证监督管理。认证是对产品质量的长期管理过程。为了确保山西精品的公平公正,积极组建11家国际国内知名认证公司参与的“山西精品”认证联盟,通过科学的产品认证程序确定了首批“山西精品”。明确“山西精品”认证的长期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加强对认证联盟的日常监管力度,建立山西精品认证定期回访制度,对“山西精品”获证产品是否能持续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回头看”,对不满足的要坚决取消其称号,并通报相关政府部门,有效维护“山西精品”的公信力。
      2024年,我省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管理机制,强化全价值链精益管理,打造40个以上“山西精品”。
      “山西精品”将注重与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已有公用品牌的联动,依托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公用品牌建设工作成效,引导培育各行业优质企业及产品(服务)成为“山西精品”,努力形成以“山西精品”为核心的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充分发挥品牌的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塑造山西良好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培育培训等方式扩大申报企业数量,抓大促精。严格规范现场调研核查工作,综合评判,优中选优,确保将有发展、有潜力、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纳入“山西精品”建设通道。逐步完善“山西精品”标准体系。完成《“山西精品”管理要求》《“山西精品”认证评价要求》等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优化“山西精品”团体标准制修订流程,制修订40个以上团体标准,逐步完善“山西精品”标准体系。
      为全方位推动“山西精品”建设,我省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这一品牌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发展。
      扩大申报企业数量与提升质量。通过培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山西精品”的申报与建设。在抓大促精的同时,严格规范现场调研核查工作,确保每一环节都经过综合评判,优中选优,为“山西精品”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山西精品”的标准体系,以标准的先进性引领品牌建设。这包括制定《“山西精品”管理要求》《“山西精品”认证评价要求》等省级地方标准,以及优化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流程,制修订40个以上团体标准。
      强化技术支撑与认证采信。严守技术性措施保障,坚持和强化认证、采信的技术支撑。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照认证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规定,开展认证工作,确保认证质量。同时,建立“山西精品”标识视觉识别系统,加强品牌保护,维护品牌形象和价值。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与转型发展。按照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质的企业。

    高频联动
    在资金支持上出实招

      为探索构建覆盖质量、标准、品牌、认证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企业质量提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的金融服务供给,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印发了《关于开展“晋质贷”融资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协同开展“晋质贷”融资业务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晋质贷”质量融资制度框架。
      “晋质贷”融资业务试点是指为具有质量荣誉、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等质量优势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的一种试点性金融服务,其核心定位是将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授信的有形资产。
      同时,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商定“晋质贷”企业名录库的入选企业范围、数据种类及报送渠道。系统梳理各级政府质量奖和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企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企业、标准项目主要研制企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及“山西精品”获证企业,不断完善“晋质贷”企业名录库。目前已形成首批涵盖169家企业的“晋质贷”企业名录库,并在“信通三晋”网站上进行公布。
      目之所及,改革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耳之所闻,奋进的乐章催人振奋。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牢固树立“大质量”理念,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大力推动质量变革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王洋 王星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