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院文化

中国,有一方叫盂县的热土

——《千年古邑》序

  •   千年古邑者,缘起有自也。以封邑计,晋顷公12年(公元前514年)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盂县其一,于今2538年;以郡县论,东周时期晋国、秦、汉、隋各朝俱置,于今亦逾千年。邑,上方为楼,意为疆域,下方为跪坐人形,意为人口。邑,大者为国家,小者为县域;确者为郡邑,约者为治域。盂县有记以来,历史绵延两千年,文化播迁两千年,千年古邑,此足徵也。
      本书为《图文盂县》之一部,以图像映照历史遗迹,以文字阐述文化余绪。图像既有历史遗照,又有今朝新影;文字既述古籍旧志,又发古今同慨。盂县文化两千年,散佚失落者不可胜计,侥幸遗存者状态堪忧。本县历史上常处边陲,屡遭兵僰。至明朝嘉靖年间,方有专志,其记载必十不逮一。故凡有所志,必为极重要之事件人物。运用科技手段,参酌历史故籍,详考遗留旧迹,深掘盂县文化,是今人不可推避的历史责任。本书从历史溯源、人物事件、文化遗存三个历史横截面,展示千年盂县独特的历史魅力,展现千年古邑深厚的历史底蕴,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当然,这是我们的良好愿望。期待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带来思索。
      盂县文化是一个层次鲜明、内涵丰富、意识多元的文化群落,非一言可以概括。两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士民,流布本县山河,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星空。以我粗浅的认知,至少有八个方面的文化,可为研究之端:
      一是忠义文化。忠义文化托于藏山文化。忠者,春秋赵氏虽遭血腥屠戮,仍忠于晋国,臣事晋国;义者,公孙杵臼、程婴以身慷慨赴死,报效人主,匡扶公义。托孤救孤,彰显了历史正义,影响了历史进程。赵氏孤儿之后,三家分晋。赵国成为与秦国并立的两大强权。南宋时期,宋高宗也以“救赵孤,存赵氏”号召天下。赵氏存灭,与盂县忠义文化息息相关。此谓:春秋大义,卓绝之行,为盂县文化之渊薮。
      二是进士文化。盂县历为文献名邦,崇儒重教之风,绵延至今。进士数量,冠绝三晋。唐代张士贵家族、宋代吴玠吴璘家族,科甲鼎盛,簪缨联芳。唐代王维为开元状元,南宋吴师古为绍兴状元。而今以20余万人口培育数百博士。此谓:进士之乡,誉满古今,为盂县文化之根基。
      三是仇犹文化。仇犹为白狄人所建,历时百年。虽狄人所建,因其国惠民,百姓祀念不已。智伯送钟故事,史籍班班。迹有仇犹国君墓、将军墓、天子庙、腥河传说等。此谓:德布民瘼,抗击外侮,为盂县文化之别册。
      四是军功文化。盂县历处汉狄边陲,四战之地。故人多慷慨,多勇力,多开国名将。唐代有追随李渊起兵之虢国公勋国公张士贵,开国公弓志宏;后赵有追随后赵皇帝石勒起兵的十八骑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大将军逯明;北宋有追随赵匡胤起兵的河南郡王慕容延钊、军师苗训、李谦溥父子等;南宋有数败完颜宗弼(金兀术)、位列七位异姓王的涪王吴玠、信王吴璘等;元代有追随元世祖忽必烈征战的大都督塔海等。此盂籍将士,多有从龙之功,建国之勋,为世所重。此谓:兴举义旗,再造国家,为盂县文化之血脉。
      五是儒学文化。北宋程颐程颢母族为上文侯氏。侯氏幼聪悟,熟史籍,博古今。于二程有教化矜育之功。无侯氏,无二程;无二程,无理学。兴道村、程子岩,斯文旧迹。清代王珻家族,田嵩年田雨公家族,亦有论著。此谓:修身齐国,斯文在兹,为盂县文化之赓络。
      六是佛教文化。唐宗室李宾开元年间,由沧至盂,推演华严,数载乃竣。经中之王华严经,为武则天推重。本县境内拦掌冠盖、大贤修身、南山双鹤、抚虎论经等故事,俱出于此。县内佛教文化、彩绘壁画、摩崖石刻,昌盛不绝,殆有自矣。此谓:华严证道,佛俗会通,为盂县文化之道存。
      七是神祗文化。王珻曾言:“盂人敬神尤切”。凡有所惠,必有所祀。晋太子姬于有遗爱于民,立太子祠;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不屈自经,立烈女祠;赵氏孤儿事出壮烈,惠民悠远,立赵文子祠、大王庙、简子庙等等。其余诸龙神、蛤蟆龙神等,皆地方神祗。此谓:民心淳朴,知恩图报,为盂县文化之义理。
      八是藏隐文化。盂人出则将相,退则山水。赵武罹灭顶难,退匿藏山;诸希默不与朱棣为伍,退隐诸龙山;王珻不忍宦遇,退归芝角;田雨公辞官归里,崇祀晋阳三立阁。故乡永远是游宦盂人的宁静港湾。此谓:兼济天下,退则桑梓,为盂县文化之风骨。
      山河是,人民非;风景同,世间异。盂县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的县,是一个值得全体盂县儿女自豪的县。古今盂县参与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盂县人民参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塑造。盂县文化的忠义传统,山河故事,都已经深深嵌入了我们的基因和血液之中。这本书尽管只展示了盂县文化的片段,但它代表了我们对盂县历史的郑重致敬;这本书尽管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谬误,但却彰示了我们研究推广盂县文化的坚定信念。基于各种缘由,缺漏几乎不可避免,祈望读者不吝指正。
      是为序。
      作者祖籍山西盂县、法学博士,现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

    梁凤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