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模样?是“幸福小院”的一餐热饭,是家门口的“百姓舞台”,是各式各样的老年活动,是医养结合随时为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不仅成为千万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全社会挂念的“国之大事”。近年来,灵石县深入谋划,系统施策,各方联动,持续推进,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完善养老政策机制,全面铺开幸福养老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切实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需要,县域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
擦亮“幸福养老”底色
据了解,灵石县常住人口24.6万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4.1万人、老龄化率16.5%。面对老人幸福养老的这一难题,灵石县积极探索普惠性养老服务新模式,有效整合有限的社会资源,全面铺开“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营造温馨、和谐、幸福的养老环境,最大限度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求。
深秋时节,走进灵石县城关社区居委会的幸福小院看到,老人们陆续到来,自觉排队刷卡、打饭,诱人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一边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丰盛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聊着家常,气氛十分融洽。
居民李秀娥手捧一大碗面条,哧溜哧溜吃得舒爽。她说:“午餐有汤面、炒菜、焖面,晚餐有鸡蛋、米汤、小菜……每天不重样,一天几元钱,就能吃到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的饭菜,我们这群老人真是越活越有滋味!”
城关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00余户1000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今年以来,居委会聚焦“一老一小”的切实需求,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建设幸福小院,并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拓展“幸福小院”服务对象,切实提升“一老一小”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是灵石县推动城乡养老工作、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是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百村万户”幸福养老工程中,灵石县坚持村民民主自治的原则,在“服务范围”“采购运营”“就餐收费”上,均由村民自主决定。同时,针对村里常住人口老人多的实际,充分发挥幸福小院平台载体作用,统筹做好村民议事、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包村干部、村“两委”主干每周至少进小院2次,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实现“暖心家”向“议事厅”的蜕变。
据灵石县民政局副局长刘露介绍,灵石县按照乡村布局和各村实际,分类建设幸福养老机构,明确建设标准和服务规模,规划建设区域性养老中心2个,累计建成日间照料中心75个、幸福小院76个,初步形成“区域性养老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院”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目前,全县养老服务覆盖151个行政村,占比79%;覆盖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万人,占比73%,特别是梁家墕乡、王禹乡、交口乡、坛镇乡等偏远乡镇,全部实现养老服务行政村100%覆盖。
丰富养老服务内涵
乐享“花样”晚年生活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逐渐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文化养老”也正成为银发一族的新追求,为此,灵石县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积极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文化养老服务内涵,搭建老年人与社会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步入“老有所学”的文化乐园。
在县老年大学,老年学员们正在跟着授课老师弹奏钢琴曲,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示范,他们也尝试自己弹奏,用琴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教室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员杨淑萍说:“我们从小就爱好音乐,喜欢乐器,通过专业老师的辅导,我们从零开始,到现在能自由弹奏我们喜欢的乐曲。这里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学习,老年大学的意义不言而喻。”
今年74岁的吴计娥是老年大学的资深学员,自2006年退休之后,吴计娥就步入了老年大学,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至今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退休前她是一名音乐教师,来到老年大学之后她也一直在学习声乐方面的知识。这两年,她担任声乐班的班长,帮助老师完成教学,吴计娥坦言,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吴计娥说:“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还要坚持和大家在老年大学继续学习,快乐充实的度过每一天。”
据了解,2024年秋季学期,县老年大学共开设了太极、声乐、钢琴、舞蹈4个专业,招收了7个班级400余名学员。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每一位老年学员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技能,在彼此陪伴中感受温暖与快乐,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光芒。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以及规范有序的管理,使得老年大学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喜爱,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下一步,老年大学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让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让广大老年朋友乐享幸福晚年。”县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灵石县老年大学结合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施,让中老年群体乐享“花样”晚年生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各界齐发力
爱老助老氛围浓
一直以来,灵石县高度重视民生福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思路,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域内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在灵石县赵师傅酒店领取餐食,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县愉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场所,志愿者们常态化深入敬老院、幸福小院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而今,从理发、量血压这样的“民生小事”,到养老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此类“关键大事”,一幅幅颐养晚年、幸福养老的生动图景正在灵石大地徐徐铺展,“幸福养老”投映在每一项养老服务中,更折射在老人们一张张笑脸上,是灵石县全面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表现。 (韩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