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本报A3版刊发的《不骗财却能“坑死人”的新骗局》一文后,不少读者来电,诉说生活中遇到相似的诈骗手段。
一位姓李的读者反映,在一些直播平台仍然可以看到有人宣扬所谓的“扶贫贷款”,平台应该主动净化不良宣传。
张大妈反映家门上被张贴《免费领取扶贫福利的公告》,看了报道才知道是骗子骗上门了!
刘师傅谈了在晨练时,骗子宣传“大病贷款”,被现场洗脑的经历。骗子拿着所谓的国家文件,告诉他只需提供医院诊断证书,就可以领取一大笔大病贷款。“当时真动了试一下的念头,若不是身上没带身份证,当场就参与了。”刘师傅看了本报的报道后,又查阅了洗钱罪的相关知识,才知道参与非法洗钱后果非常严重,“如果当时真的参与了,那就出大事了,现在想想有点心惊肉跳。”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反杀骗子的案例。有位聪明的大爷,接到虚假信息后,不但没上当,还狠狠地薅了一把骗子的羊毛。当骗子同意给他济贫贷款时,大爷问:“可以拿这些钱帮助其他贫困户吗?”得到骗子肯定回答后,他要求骗子先打5万元救急。骗子真的给他的账户打进5万元。让骗子始料未及的是,大爷没等骗子把钱转走,立马取出现金,抱着5万元来到派出所,举报了骗子,并把来路不正的钱上交。公安人员听了大爷机智斗骗子的过程,赞不绝口。
大家都应该向大爷学习,不给骗子留半点侥幸,还给他上一课,如果大家能做到,骗子也就失去了生存根基,只能自生自灭。
本报记者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