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院文化

沃土新枝竞风流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基层行掠影

  • 吕梁市离石区法院

  • 永济市法院

  •   法治文化,对做好人民法院工作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今年以来,由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牵头举办的“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先后走进太原迎泽区人民法院、吕梁离石区人民法院、运城永济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治文化价值的引导力,做实铸魂、强基、赋能,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此次‘法治文化基层行’的目的,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迎泽法院篇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在迎泽法院,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仇拉锁开宗明义介绍:通过“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进一步推动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更加有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
      山西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建华深入解读,将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结合,强调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树立现代化审判理念,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开创新局面。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人民法院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使命。”迎泽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毋清风讲道:“作为一名法院青年干警,我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行职责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离石法院篇
    让法治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先秦:中华法系的雏形”“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华法系初步建立”“隋唐:中华法系的成熟”“宋元明清:中华法系在发展中完备”这里,可以了解中华法系的起源、发展、变迁、完善;这里,可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民为邦本、明德慎罚、息诉无讼等精神;这里,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运用到司法实践中,让法治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离石法院法治文化主题馆,大家一起追寻百年党史中的法治足迹,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探索和开辟,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
      离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宪强讲道,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与法治”“守正与创新”“个性与共性”“有形与无形”的关系,以政治文化引领,传承红色文化、塑造审判文化、涵养廉洁文化、弘扬法治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起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永济法院篇
    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伍姓湖,是一处能在《水经注》中找到踪迹的湖泊,“湖波泮淼不知远,澄作汪汪千顷波”,是山西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蒲津渡,黄河古渡口,自古便是秦晋交通要道,大铁牛等“传世之宝”举世瞩目,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6月,永济法院设立“伍姓湖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和“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秉持“预防优先、注重修复”理念,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积极与林业局、文管所等单位联动,以司法之力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在这里,大家实地了解永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保护成果,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研讨篇
    以文铸魂 以文化人 以文载道

      山西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源头。“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与会同志结合各地法院生动司法实践,围绕三晋法治文化展开了热烈讨论。
      “山西法治文化底蕴深厚,比如狄仁杰在破案断狱上体现出的罪刑相当、洗冤辨奸、宽严相济等理念。”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提出了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六条戒律。”
      “新绛县的绛州大堂北壁嵌有宋朝古碑,上刻‘文臣七条’:清心、奉公、修德、责实、明察、劝课、革弊,可谓是言简意赅。”
      “晋绥革命根据地时期,提出了‘司法工作者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需要我们去好好修养’。”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仇拉锁、吉瑞田、齐玉生、梁贡华、任连友等同志,细数五千年中华文明在古老三晋大地留下的印记,总结三晋先贤为中华优秀法治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交流、碰撞、融合,推进工作的思路进一步开阔。
      每到一处,与会同志围绕“学思想强审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开研讨,“根深则叶茂,魂定则志坚。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我们要把政治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
      “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庭上、把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增强党建品牌对外辐射能力。”
      “仰望历史天空,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工作、融入司法裁判,将‘三个效果’的统一作为导向,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我们法庭设立了‘诉讼服务站’,通过诉前、诉中调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法庭’。”
      研讨会上,大家谈认识、讲体会,畅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实践路径和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水平?如何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服务,更好地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永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君丽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了真学、真思、真悟。
      “我们要在法治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现代司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为大局服务与为人民司法、公正与效率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以审判理念现代化统领、引导、促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离石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焦春华说。
      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载道,这就是法治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家基层法院的干警对“法治文化基层行”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要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凝心聚力,在想干、敢干、会干上用心用力,为法治山西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白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