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3版:灵石·综合

静升镇核桃洼村:创新举措齐发力 养老服务谱新篇

  近年来,静升镇核桃洼村坚持支部引领,聚集各类有效资源,坚持“乡村筹一点,个人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助一点”原则,大力弘扬孝善乡风,引导村民互助,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助养老”模式,营造温馨、和谐、幸福的养老环境。
  在核桃洼村的幸福小院,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一大早,村民耿龙玉就和小院里的其他老人一起忙活起来,大家坐在一起为小院磨辣椒粉,忙得不亦乐乎。
  静升镇核桃洼村村民耿龙玉说:“幸福小院就是一个大家庭,平常有什么活,我们姐妹们就在一起帮忙干,也是为这个小院做一些贡献,让我们在干活中也感觉非常温馨快乐、很开心。”
  这两天,80岁的曹保定因病行动不便,吃饭成了难题,为了让他每天吃上可口的饭菜,村里的志愿者每天上门为他送餐,让他心里感觉暖呼呼的。
  静升镇核桃洼村村民曹保定说:“岁数大的老人有依靠了,这会像我这种情况,腿不方便走路了,也有人给我送饭,这就是幸福小院的优越性,有人照顾,感受到了温暖。”
  据了解,核桃洼村地处静升镇山区,2019年7月实行整村移民搬迁,村民们分散居住在静升河沿线各村,而幸福小院的建成让分散的村民重新聚集在一起,在这里各种适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提供安全放心可口饭菜的基础上,还延伸理发、洗衣、娱乐等功能,这样的温馨服务也吸引了小院驻地村的其他适龄老人的到来。
  村民马界山说:“我虽然不是核桃洼村的村民,但是就在这跟前住着,由于家庭情况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不利,有了小院之后,我来了这里,各方面都方便了我们这些上岁数的老人,吃饭。卫生、服务都不错,对我们大家的身心,对老人的关怀。小院办的挺好,希望这里能一天比一天更好。”
  静升镇核桃洼村村民余根花说:“幸福小院对我们老人很好,尤其是我,一个人在家里,很孤单。想吃饭,不想做也就凑合了,来到这小院,欢天喜地地吃了饭,还能和大家聊天,吃了饭又能把头发剪了,可好了。”
  今年以来,核桃洼村将集体土地中的一百余亩用于种植各类蔬菜,从发展特色种植入手,引进辣椒、土豆及大葱进行规模种植,以及番茄、豆角等日常作物小范围种植,不仅让幸福小院的老人们实现了“吃菜自由”,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以集体收入反哺小院运行,形成了“产业+养老”循环圈。
  静升镇核桃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俊彦说:“想方设法让集体经济往高增长,有几样举措,比如说种植蔬菜,最直观最直接的,直接供应到小院,剩下的就放进市场里售卖出去,这样也是集体经济增长了,增长之后再反哺到小院中来。我们还种植了一部分冬储菜,土豆、大葱,今年的产量很可观,集体经济今年增长还可以,明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持续地发力,再扩大生产。”
  除此之外,该村幸福小院的运行还坚持“乡村筹一点,个人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助一点”原则,在将村集体收入重点倾斜在保障农村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鼓励成年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吸引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持养老事业,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助力幸福小院持续健康运转。
  王俊彦说:“广泛发动社会的力量,从运营之后,接受到的社会救助目前来说有三万余元了,这就能解决了老人们吃饭的问题。儿女给充饭卡,孝善榜公示,形成很好的循环。每去一次,劳作够一个小时积一分,累积够八个小时,之后积分折付给老人,老人们用自己挣下的钱充值到饭卡吃饭,这样下来,老人们也挺高兴。”(闫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