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天天3·15

莫让虚假测评误导消费

  把不同品牌的同类型产品进行横向对比,分出优劣,给出选购建议,这样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一些测评博主,看似是“理中客”,摆事实、讲道理,不偏袒任何一个品牌,但却因为虚假测评而翻车。“先看测评再购物”,本应帮消费者避坑,结果测评本身也可能让消费者踩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的一项调查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
  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问题,表现为在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广告植入,如作品中放置购物车、电商平台跳转链接、口播推荐等。与检测检验机构不同,“第三方测评”账号需要接商业广告挣钱维系账号运作。这就导致部分测评作品缺乏中立性,测评结果不客观。
  以测评之名,行推销之实,不是误导消费者这么简单,已涉嫌违法。
  测评应是有门槛、有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妨对测评准入门槛、测评方法、测评标准等进行具体指导。虚假测评应得到相应的惩处,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完善法规政策。社交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内容审查、发布监管应更给力一些。
  有必要给“第三方测评”来一场打假,用严厉的规范和约束,引导行业走上正轨。

据人民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