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5版:探究

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探讨

  

太原生态工程学校 陈美娟

  工作手册式教材是以实际工作场景为基础,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本位为取向,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新形态教材。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就存在技术代差,随着高新科技快速发展,这种技术差距会更加凸显,面临新挑战,职业教育只有真切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有效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先行。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既是落实立德树人塑造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又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工具。工作手册式教材正是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逻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价值导向而设计的,其为职业教育实现深度产教融合提供了质量保障,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校企双元性。工作手册式教材根据企业生产作业指南和工作过程设计模块化学习任务,具有工作手册和教材的共同特征,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双元开发主体。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面向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所使用专业课教材,多数沿用本科教材编写体例,采取章节式编写的方式,以理论知识逻辑为主线,同步穿插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更多为所学知识点服务。而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容偏重实践性,通常以企业生产作业书为依据,将单元生产模块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接轨相应的国家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单个任务为单位进行编排与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个单元之间注重衔接,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完全体现了真实生产场景。
  校企双元开发教材,可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紧抓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规范,同时,可有效避免职业教材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教材内容选用不规范等问题,进而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二、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的关键点

  (一)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和描述。工作手册式教材在编写前,首先应确定所选职业或岗位的一项或若干项典型任务,这些典型任务是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的逻辑主线,典型任务的选取应充分体现生产的综合性,其必须源于企业的真实生产场景,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发的基础,也是工作手册式教材选题的重要依据。
  (二)职业能力清单的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基本组织单位,开发职业能力清单,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这一清单应包含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各项职业能力,各项职业能力必须是工作过程中真正的能力支撑点,其教学内容之间不存在大幅度的交叉重复问题,衔接合理,不能出现严重的职业能力遗漏,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职业能力要符合内容分布均衡、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有教清晰的教学逻辑。
  (三)教材内容的处理。考虑到不同企业生产统一产品的差异性,工作手册式教材在选取工作任务时,应选择具有普遍性、规范度高的操作手册作为参照,以保证满足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编写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操作手册进行教育性处理,一方面,要将说明书转化为教科书。针对每一项操作,应从操作原理、理论依据、安全性、规范性等方面内容进行补充,要求学生不仅会技能,还要懂技能。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要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课程思政浸润。教材内容既强调一技之长又要重视价值引领,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学情挖掘思政元素,弘扬优良劳动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培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调研与分析机制不足。在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时,需要进行深入的目标群体需求调查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以确保教材内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如果这一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二)企业参与度不足。工作手册式教材的成功开发关键在于职业能力清单的确定、技能操作方法及其质量标准的确定、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凝练,这些都需要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如果企业专家参与度不足,会影响教材的实用性和贴合度。
  (三)教材更新不及时。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也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迭代,未能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动态定期调整和更新教材内容则会导致教材内容过时。

四、工作手册式教材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教融合。未来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将更加注重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紧密结合,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二)数字化转型。推进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转型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形态多样、直观形象、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教材,对接真实职业场景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系统和融媒体资源。
  (三)多模态形式呈现。工作手册式教材将采用文字、声音、动画、录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多模态形式呈现,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四)工匠精神培养。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实现教材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紧密结合,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
  (五)内容定期更新。教材内容将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动态定期调整和更新,以确保与实际工作场景相契合。
  综上所述,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正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的趋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07期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7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