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忻州中院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从审判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开出一剂剂凝聚着司法智慧的社会治理“良药”,以司法建议“小支点”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全市法院制发司法建议74件,涉及金融监管、校园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注重“精细管理”
完善工作机制
为切实做好司法建议工作,忻州中院实行司法建议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建立“庭长—分管院领导—研究室—审委会”四级审批制度,对司法建议统一编号,明确建议编写要求、格式规范等。对建议主题内容、回函采纳情况进行登记备案,涉府、涉企类司法建议单独分类,力求问题归纳精准、原因分析透彻、建议客观合理、改进方案简便易行,用高质量司法建议来助推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对制发情况、回复采纳情况等跟踪问效、督促指导,将司法建议工作质效作为审执业务部门和法官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综合考量制发数量、质量和效果,切实提升司法建议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注重“精品导向”
提升质量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民商事纠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忻州中院对大量案件进行分析梳理,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迅速回复,就共同推进协同治理举措达成了共识。同时,该院积极履行职责,和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等联合召开金融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暨诉调对接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达成一致意见,做好司法建议的“后半篇”文章。
一次能动履职,一纸司法建议,不仅找准了症结、定分止争,而且回应群众所需,促进基层善治,在法治轨道上明规则、破难题。2024年,诉讼与非诉讼程序纠纷解决机制的互补性研究,“执破融合”机制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等7个调研课题分别荣获全省法院2023年度司法研究重点课题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调查研究与审判实践实现了“双向奔赴”。
注重“精准落实”
提升制度“刚”性
近年来,房地产交易纠纷逐渐增多,该院认真梳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情况,深入研判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产生原因和制度机制存在的漏洞,研究解决办法和对策,在做实前期调研论证基础上向有关部门发送建议书,提出合理化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对该司法建议内容予以采纳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进措施。
注重从个案中“以小见大”、从类案中“抽丝剥茧”,精准定位具体问题,深入挖掘诱因根源,针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是该院发挥司法建议作用的有效途径。工作中,该院积极与被建议单位提前沟通、交流座谈,通过说明目的,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消除被建议单位的顾虑和抵触情绪,提升司法建议的认可度。加大跟踪回访力度,司法建议发出后坚持盯住不放、及时追踪、督促落实。回复期限届满后未收到反馈意见的,采取电话、发函、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主动向被建议单位进行询问、提醒或回访。对已回函整改的,提醒法官定期对该单位进行回访,加强法律指导,让司法建议真正落地生根。
新的一年,忻州中院将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进一步优化司法建议工作机制,持续增强司法建议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充分发挥司法“小”建议在推动社会“大”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