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五一路学校 左琳琳
摘要: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瑰宝,蕴含着祖先们的才智、情感与价值观念。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是学生接触并领会、继而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本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价值,论述有效传承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多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革新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初中阶段恰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的丰富意蕴和人文精神,为初中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动力,拓宽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深度。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尚存诸多欠缺,这激励我们深入探索其融合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价值
(一)文化传承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使学生接触并领略诗词歌赋、古文典籍、民俗传说等丰富多样的内容,从而接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薪火,防止其在时代洪流中消逝,确保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传承中得以延续。
(二)价值塑造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学生正面临着多样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显著效用。传统文化中深藏着诸多处世哲学与高尚的道德标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文化精髓的滋养,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念、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指引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作出合乎道德规范的抉择,从而培育出富有责任感、心地善良、正直不阿的新一代青年。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传承路径
(一)精研经典素材,内化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蕴藏着诸多经典篇目,这些篇目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深入探究经典篇目里的传统文化精髓显得尤为关键。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论语》十二章为例,该课文撷取了《论语》中的精粹语句,内容涉及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品德修养等诸多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引领学生逐字逐句剖析文意,借助查阅古代典籍、参照权威注解等途径,精准把握字词的涵义及句子的深层含义。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后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这一基本表述,还要深入剖析“时习”所蕴含的古人对知识温习与积淀的重视,以及这种学习态度对现代学生学习的启示意义。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研讨,交流各自对每条语录的理解与体会,激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此外,还可举办“《论语》知识挑战赛”活动,设计涵盖填空、选择、译文等与《论语》内容相关的题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经典的热情,促使学生在深入研读经典篇目的过程中,切实领悟并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常显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关键。以《出师表》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三国时期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诸葛亮撰写《出师表》的心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诸葛亮、刘禅等人物,体验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创意写作活动,鼓励学生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出师表》,将劝谏之言转化为现代智慧。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三)拓展实践活动,厚植传统文化根基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拓展实践活动是夯实传统文化的关键。以《诗词五首》为例,教师可组织“诗词诵读大会”,鼓励学生挑选喜爱的诗词进行诵读,感受诗词的节奏与韵律之美。在筹备过程中,学生需自主搜集诗词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情感。此外,可举办“诗词创作竞赛”,鼓励学生参照所学诗词的格式与表现技巧,尝试诗词创作。从日常生活的细微感悟、自然风光的万千景象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诗词佳作。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场所,诸如探访当地的古诗词碑林,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深化对诗词文化的认知。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筑牢传统文化的根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文化瑰宝,极具优秀性。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有效举措,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晓磊,王萌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J].语文世界,2024(35): 23-24.
[2]王丽梅.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探究[J].新教育,2024(3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