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履声
蛇年伊始参加亲友聚会,见到阔别多年的朋友,惊诧其倏忽间从阔绰的公子哥变得如乞丐寒士一般,身上穿的衣服破旧、衣衫褴褛、头面污秽,一副头童齿豁像被冰霜打蔫了一般的样子。
遥想其当年是挥金如土的花花公子、是一掷千金的纨绔子弟,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境地,我不禁好奇询问他如何会弄到这般地步。他便如泣如诉地说:“我本是一个好出身,父母非常喜欢我,但自父亲犯错而锒铛入狱,家中便失去‘顶梁柱’,只剩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缺失了父爱,母亲对我更加关怀备至、宠爱有加,可是玩物丧志的我,整日打扑克牌、弹玻璃球,日日游戏逛荡、天天嬉戏玩耍,荒废了学业功课。后来,母亲为使我前程远大,省吃俭用、四处筹钱送我到国外留学读书,可玩世不恭、浑浑噩噩的我,又禁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酗酒歌舞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混日子,沉溺于异国他乡的灯红酒绿中,虚度三年留学时光而一无所获。后来,母亲也因‘恨铁不成钢’而气恼成疾、卧床不起,如此贫病交迫、穷困潦倒,便彻底没人管束。自暴自弃的我又和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于楼头酒肆、莺歌燕舞于歌厅舞馆,东游西逛、游手好闲,这样经过几年挥霍,家中钱财也都用完,家产也变卖光了,暴殄天物而使家徒四壁,坐吃山空而变得一贫如洗。再后来,亲戚朋友见孤苦伶仃的我形容枯槁,便老着脸皮、托人求情在某县文联谋到一份差事,但怠惰因循的我,迟到早退、吊儿郎当,敷衍差事,最终又丢了饭碗,再次误入歧途、混迹江湖,终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听了他的哭诉,丝毫没有同情怜悯,反而怒其不争,觉得其非常可恨。我想这是他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的恶果,是好吃懒做、“堕落向下”的明证。
相反,人生当奋发向上!如何做到呢?唯有专注打拼、力争上游。
你看那挺拔的钻天杨,奋发图强、不甘落后,急着要去亲吻蓝天白云,急着要拥抱灿烂阳光,每棵树都凭着向上志向和钻天追求,显示着生命的倔强与顽强。
你看那葱茏的钻天杨,其利剑般的枝干,曾在漫漫风雪中呼啸歌吟,那翠绿的叶片,曾把蒸蒸红日托在蓝天。
你看那奋发向上的钻天杨,何惧风霜雨雪,何惧电闪雷鸣,只要生命一息尚存,便要向上追求、向上拼搏,他们“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将永远镌刻在绿色森林的功劳簿上。
钻天杨傲然挺立,在于向那广袤无垠的天空奋发向上。无论多么稚嫩幼小的钻天杨,都有着压倒群雄的气概和不服输的气量,都靠着自身奋力拼搏,在竞争中“呼啦啦”站起来,站成一片葱茏挺拔的绿色海洋。
我昂起头颅,望着钻天杨高大的树冠、挺拔的躯干,思索着生命的意义:人生向上拼搏才有不断升高的希望,奋发努力才有超越同伴的力量。
我深情凝望着奋发向上的钻天杨,又不禁让我回想起儿时伙伴“三娃子”的励志故事。记的小时候每当放寒暑假,我便急不可待地回到故乡交城郑村,与村里的“三娃子”乐不可支地游山玩水,他将自己制作的各种玩具手枪送我射击鸣响,带我与村里的伙伴一起玩“不许动”的开心游戏,领我品尝别有风味的、回味无穷的乡村美食,观看有声有色、欢声雷动的乡村大戏。而最令我开心快乐的是“左牵黄、右掣鸟”,带着忠诚可爱、看家护院的大黄狗去无垠旷野放羊、捉野兔。在蓝天白云下,我们放浪形骸于庄稼田埂,自由自在撒野、欢天喜地狂奔。望着那沃野千里,“三娃子”似乎看到了人生希望的田野,他情不自禁、铿锵有力地说:“我要奋发向上、努力拼搏,走出乡村奔赴茫茫远方,要在广阔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鸿业远图!”我听其豪言壮语,嬉笑他是少不经事的“愣头青”,讥讽他是不自量力的“少年狂”。心想“放羊娃”如何发家致富,黑乌鸦怎能变金凤凰?岂不是白日做梦,痴人呓语。之后,我与“三娃子”劳燕分飞各奔前程:我投笔从戎远赴云南空军当兵,而“三娃子”则寒窗苦读备战高考。他志坚行苦、争分夺秒刻苦学习,有时还边放羊边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娃子”金榜题名,成功考取了南方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三娃子”背井离乡远赴贵州下海经商,白手起家艰辛创业,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娴熟技能创办了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生意蒸蒸日上、兴隆昌盛。他致富不忘家乡,携手亲朋好友、同乡族人共同创业而声名鹊起,助农扶农、脱贫致富而传为佳话。“三娃子”的成功源于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源于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源于吃苦耐劳的苦干实干。相反若是胸无志向、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游手好闲,最终结果是倾家荡产、败家挥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人生奋发则向上,堕落则向下。向上才有不断升高的希望,向下只有自取灭亡的陷阱,奋发才有超越同伴的力量,堕落只有沉沦的恶果。
呜呼!不禁感叹:盛衰之势,存亡之理,诚以勤奋与堕落而区别使然也。
享忧劳奋斗之福,只因其不贪逸豫堕落,而许多人不能逃逸豫堕落之祸,则因其不习忧劳、不能奋发向上。是故忧劳奋斗者,兴邦之渐;逸豫堕落者,乃杀身之刀。勤奋忧劳可兴盛,此为“奋斗向上”,逸豫堕落则毁灭,此谓“堕落向下”。是故逸豫堕落与奋斗忧劳关乎得失存亡,判若天渊,可不慎哉。
人生路漫漫,让我们谨记:堕落向下、奋发向上!
作者单位: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