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执行利剑”“亮剑2024”“暖春”……一个个专项执行行动,形成攻坚雷霆之势;交叉执行、终本清仓、攻坚涉民生案件,执结陈年积案;“一案一账户”,联动执行,执行案款快速到账……2024年,忻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努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优化团队强基础
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法院发展不平衡、上下协同不足……执行路上,面对制约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壁垒问题,忻州中院从“管理”入手,纵深推进执行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传统执行模式,组建一个指挥团队、三个执行团队和一个裁决团队,明确各团队职责分工,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简易案件快速执行,复杂案件精细办理,执行效率明显提高。加强能力提升,紧贴执行工作实际,紧盯执行工作难点、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四川大学举办全市法院执行业务培训班。强化研判会商,每季度召开全市法院执行质效分析会,中院每周一召开执行局例会,针对疑难复杂案件不定期召开局务会、条线会,分享经验,集思广益,真正做到管案到底、管事到边、管人到位,实现执行工作再升级。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应急值守调度系统、智慧执行等系统,提高执行工作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2024年,全市法院执结案件15836件,执行到位金额11.43亿余元,首次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8.66%。接收当事人留言、线索、意见建议、互动1178条,回复1172条,回复率99.49%,同步向当事人推送执行办案现场视频等证据资料386件1904条,有力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执行联动提质效
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协同配合,是忻州两级法院进一步捍卫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深化黄河“几字弯”区域执行联动协作,晋陕甘宁蒙五省区十地市签署执行联动协作实施意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忻州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工作机制》,强化执前督促协调化解机制运用,为企业生存营造法治空间,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办理涉企执行案件5029件,执行到位金额10.74亿余元,对24家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的不利影响。出台《关于执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向案外人发放执行案款公示制度》等制度,安排专人对执行案款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2024年全市法院发放执行案款11.01亿元,执行案款到账后发放平均用时缩短至8天,中院发放案款3.983亿元,案款发放率为93.45%,案款平均发放时长缩短至5日。
雷霆执行显“神威”
2024年3月25日早上6时,忻府区法院院内警灯闪烁,随着一声令下,50名执行干警斗志昂扬兵分多路,奔赴执行一线。这是忻府区法院开展“暖春”集中执行行动的一幕。此次行动聚焦涉民生和小标案件,针对依法应采取拘传、拘留措施的执行案件中经多次传唤不到庭、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开展集中执行,成效显著。
如果不能有效惩戒失信者,不能严格执行法院判决,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难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此,全市两级法院“硬招”频出,向“雷霆执行”上发力,高效兑现胜诉权益。2024年,全市法院约谈被执行人4597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534例,限制高消费6303人,罚款20人,司法拘留102人,移送涉嫌拒执犯罪案件28件。在宁武法院开展的一次强制腾房行动中,忻州中院官方抖音号全程直播,通过最直观、最真实、最有力的执行画面全景展现法院执行工作,7.8万网友“沉浸式”体验强制执行全过程。
专项行动清积案
劳务工资、孩子抚养费、事故医疗赔偿……这些款项能否及时履行,时刻牵动着老百姓的心。如何执民之所急,行民之所盼?忻州法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2024年,两级法院严格落实上级法院部署安排要求,通过对无正当理由长期未结案件、有可供执行财产而未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或未有效采取强制措施的小标的案件、群众反映消极执行、选择执行等涉执信访案件进行全面甄别,统筹运用指定执行和提级执行,坚持“力量集中、人员交叉、案件交叉、地域突破”,统筹全市法院执行力量,集中执行与“交叉执行”相结合,重点突破、定点清除,执行难案积案366件,执行到位金额1.2亿余元。扎实推进“终本清仓”专项工作,合计出清13094件。开展“小标的终本案件”专项清理行动,出清5万元以下小标的终本案件4861件。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