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知识产权

AI大模型解锁农业新质生产力密码

  “雨水”节气刚过,全国春耕备耕正在由南向北展开。在山东潍坊,低空无人机遥感、田间布设的传感器、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等设备和系统,正通过AI大模型与智慧农机共同协作,赋能春耕,编织出一幅“新中有数”的春耕新图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AI大模型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正引领着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

智慧农机“新”潮涌动

  前不久,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雷沃)规划建设的山东省潍坊市高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忙着开展春耕前的准备工作:通过低空无人机遥感、地面人员采样、田间布设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智慧大脑”,再经由AI大模型进行全面分析。` “这相当于我们对农田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结合土壤养分分布图和产量地图,管理平台会生成一张变量施肥的处方图,之后便会下发到智能农机上,农机就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潍柴雷沃精准农业技术开发部负责人介绍,高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可辐射周边超10万亩耕地的科学种植。
  高密市姜庄镇就在辐射范围内,该镇的种植户能在基地的农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上,轻松获取自家地块里的农情数据信息。“过去春管、备耕,基本都是靠祖辈传下来的经验,现在有了这种新型的智慧春管,确实让我们对自家农田的具体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一位种植户对记者说。
  潍柴雷沃智慧农服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潍柴雷沃技术团队通过监测分析这些农情数据,并结合气候特点,提出更加精准的冬小麦施肥、保墒的春管方案,还可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李德芳表示,公司自主研发出“灌溉”“养分”“病虫害”“作物生长”等4个AI大模型,并布局了专利。通过田间的墒情传感器、气象站、虫情监测、苗情监测等设备,土壤湿度、气温、降水量、病虫害动态及作物生长情况被实时采集,AI大模型分析后可相应生成更加精准的补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播种、田间管理及采收方案,由此便可实现精准、高效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
  “专利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了企业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潍柴雷沃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利加持的AI大模型不仅让春耕备耕变得愈加数智化,同时还引领农业机械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潍柴雷沃生产现场,智能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为护航春耕,公司在提产量、忙交付。潍柴雷沃拖拉机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AI大模型应用于农业生产后,进一步提升了对农业机械的要求。相比2024年同期,公司的动力换挡拖拉机需求量迅速上升,生产线上CVT(无级变速)和动力换挡等高端智能拖拉机占比已经超过80%。”
  据了解,作为国内农机行业绿色智慧工厂首批先行者之一,潍柴雷沃大马力拖拉机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0万台1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及CVT拖拉机,将加速推动我国农机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向记者表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农业机械将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环保的作业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农业机械行业也应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的变化。

政策东风护航产业

  随着潍柴雷沃等企业在智慧农业AI大模型领域的先行探索,整个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助力粮油作物和重要农产品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全面显现,先行先试地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全域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机制路径基本成熟,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以上。系列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智慧农业AI大模型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84.5亿元。智慧农业AI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AI大模型相关技术的应用将占据重要份额。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纷纷投身于智慧农业AI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除了潍柴雷沃,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智慧农业AI大模型领域展开布局。例如,佳格天地将自有大语言模型‘天作万物’与国产大模型Deep-Seek对接融合,使得三农场景下的AI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能够提供智能问答、辅助决策、AI风险预警等多样服务。”王鹏表示,智慧农业AI大模型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但目前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智慧农业AI大模型产业正站在发展的新风口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来,智慧农业AI大模型将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智慧农业AI大模型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原载于2025年3月5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