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省局党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安排,立足职能职责,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优化监管、提升服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一是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专题学习研讨3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8次,拍摄《浊与清》廉洁微视频,集中观看2024年度《廉政教育系列参考片》,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持续筑牢。全面梳理37个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126项防控措施,从源头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在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清廉家风主题征文活动中,1名同志荣获二等奖。二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发展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3名、积极分子1名,配齐配强党建干部,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深入打造“红蓝相映服务发展”“小个专红色堡垒”“智慧e线”等党建品牌,党建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名同志荣获省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7名同志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有效落实服务个体工商户政策举措。“惠商保”惠及力度持续加大,133户个体工商户获得理赔150余万元,其中阳曲分局有力推动“惠商保”落地落实,理赔金额达102万元,极大增强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能力。积极开展“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扎实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引导个体工商户争创“名特优新”,稳步推进“个转企”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开展“惠企直通车”行动。召开宣传推进会6次,精准滴灌、靶向施策,全方位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政策服务和问题咨询,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三是稳步开展制止和防范经营主体虚增工作。清理整治异常登记数据2200条,有效防范市场主体虚增,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四是持续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2024年新设立外资企业17户,示范区外资企业达到145户,外资发展环境更加有利。
市场竞争秩序公平有序
一是公平竞争审查扎实推进。畅通公平竞争审查举报渠道,建立会同审查机制和“一书一函”制度。积极开展增量审查和存量抽查清理工作,梳理审查政策措施490件,公平竞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信用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任务21项,抽查经营主体1507户,依法依规吊销619户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协助省局制定《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工作规范》。综改示范区确定为全国深化信用修复试点。三是重点领域执法持续加强。强力推进“四季守护铁拳出击”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直销打击传销。严厉打击民生领域广告违法行为,强化电商平台合规建设,深入开展了转供电转供水企业专项整治和教育、医药、物业服务等领域价格竞争守护行动。依托“山西省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办案系统”,所有案件实现全流程、全体量网上办理。全年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51起,罚没款97.72万元。唐槐分局推进执法稽查“三项建设”,1名同志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执法稽查专业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个人第五名的好成绩。四是消费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深化“放心消费综改行”创建活动,完成消费投诉重点信息公示50起,建成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31家,ODR企业入驻平台数量64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306家。全年受理处置各类投诉举报7089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51.78万元。
质量强区建设高位推动
一是质量提升行动更加深入。纵深推进质量强链工作,指导14家企业(个人)申报第四届山西省质量奖,推荐15家企业参与第三批“山西精品”申报评选,组织8家食品包材生产企业开展质量比对活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有效提升。二是标准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示范区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数量占全省44.8%,参与市场监管领域省级地方标准数量占全省27.1%。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全面落实标准化奖励,42家企业72个事项共2250万元资金全部兑现。以综改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创新能力研究为主题,在全省第二届经营主体数据分析大赛中获得第四名。三是计量监管工作扎实开展。认真做好重点耗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深入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和“民用四表”专项监督检查,持续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专项行动,强制免费检定计量器具1154台。四是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更加规范。持续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检验检测认证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办结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问题线索17条,有力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
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激发高价值创造。新增专利授权1392件,专利拥有量达1409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47件,增长11%;PCT授权量达20件。2家单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全省仅3家)。二是强化高标准保护。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潇河园区服务中心签订《会展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合作协议》,联合区检察院、山西省知识产权中心在晶科能源共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代理行为。三是推动高效率运用。截至去年10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达4.6亿余元,同比增加29%,占全省27%。指导太原学院完成高校存量专利盘点,进一步加快高校专利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四是提供高水平服务。建立知识产权入园区服务机制,深入“链主”“链核”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院校开展专利路演,营造知识产权良好氛围。1名同志荣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学府分局荣获“2023年度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三品一特”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
一是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高位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领导包保企业工作,包保覆盖率达100%;“特供酒”清源打链、禁用“生鲜灯”专项行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打击肉类产品犯罪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食品安全抽检485批次,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3名同志获得“2024年度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优秀个人”,潇河分局荣获“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优秀集体”。二是大力促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成立示范区假劣药品认定工作委员会,与公安部门建立涉案药品认定工作机制。推进药品安全协管员及信息员“两员”建设。强化药品监管力度,推进医疗器械分级监管,提升化妆品监管水平。完成药品抽检5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19批次、化妆品抽检40批次。在全省第三届医药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取得团体第四名。三是全面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液化石油气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加强燃气用具、环保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获证企业监管。抽检各类产品185批次。四是持续完善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扎实开展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三年攻坚等安全隐患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电梯安全三年筑底行动、燃气压力管道和油气长输管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锅炉安全监管,压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该局连续五年被示范区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标兵单位”。
此外,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安排,对青年博士太原行、第六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会、省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低碳能源发展论坛、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进行了保障,保证了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安全召开,受到了一致好评。
履职根基更加扎实过硬
一是加强干部建设。强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积极开展多层次、分类别的教育培训。公开招录公务员5名、转正定级6名、职务职级晋升49人次,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二是提升执法能力。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提升年活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案卷评查工作,执法效能明显增强。将包容审慎监管理念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和各环节,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推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三是深化行风建设。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实效。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形成4个“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四是深耕理论研究。《山西综改示范区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创新实践与成效》收录于《市场监管现代化在山西的创新实践》一书;2篇论文入围“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竞赛活动。
2025年,该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党组,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一建两强三管四安”工作着力点,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大力提振消费信心,统筹推进质量强区和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严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担当、真抓实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示范区实践中展现市场监管新作为。